金門「家廟講堂」 第四集影音訪談紀錄 

傳承家廟文化 推動兩岸宗族文化交流
吳氏宗親會暢談家廟文化及赴大陸尋根交流

【記者 徐迪/金門 報導】

金門文化園區管理所, 以金門閩南文化為核心,規劃《金門閩南民俗文化教育發展計劃》,製作「家廟講堂」系列影音訪談紀錄,傳承活化聚落資產。日前製作第四集「金門縣吳氏宗祠家廟」,為主題,特別邀請金門縣吳氏宗親會理事長吳啟騰、前理事長吳長壽、理事吳信浩、總幹事吳聯福,等老中青各不同世代,由陳正中擔任主持人。

金門縣吳氏宗親會理事長吳啟騰表示,吳氏宗族溯源於周太王長子泰伯公(開姓始祖),次子仲雍公(傳代始祖)及19世季札公(延陵世系始祖),經歷代子孫繁衍。金門吳氏自晉朝至清朝,相繼從泉州遷入金門,散居內洋、烈嶼上庫、大地、吳厝、安岐、昔果山、料羅、小西門及各鄉鎮。

吳啟騰表示,金門吳氏宗親會是金門第一個正式登記立案的宗親會社團,是第一任會長是時任立法委員的吳金贊(後擔任福建省主席)倡導成立的。藉以凝聚宗親力量,促進全體宗親團結和諧,敦親睦族的情誼,身受全體吳氏宗親的響應與支持,並建議興建全縣性的大宗祠,以「安奉先靈、表彰祖德、交流宗誼」為宗旨。1982年由吳金贊、吳金梓、吳倭古、吳炯煒、吳煥彩等族人開始籌募興建基金,赴台募款獲台灣新光人壽吳東進響應,並持續籌募興建「全縣性宗祠」以凝聚宗親力量。

曾經已擔任過第四屆理事長的吳啟騰,獲宗親肯定繼任第九屆現任理事長。他表示,大宗祠家廟由吳厝庭栽、朝奎及有福宗長提供土地以半買半送氏價格作為用地,於1998年動土,4月14日上樑;於2001年7月27日正式宣告落成使用,並於2008年完成奠安儀式至今,將近20年,已成為吳氏宗親的共同歸屬。於宗親會成立50周年及宗祠奠安10周年還特別舉辦慶祝大會暨兩岸三地宗親來金門聯誼。

前理事長吳長壽表示, 金門吳氏宗親會特別組團赴泉州南安參加於今年1月25日舉行的中甲吳氏宗祠落成奠安,推動兩岸宗親交流及宗誼。兩岸吳氏宗親聚一堂,令人感動。

總幹事吳聯福表示,宗親會成立泰伯公獎學基金,每年重陽節暨組都都會發放獎學金給高中(含)以下金門吳氏子弟,歡迎吳氏宗長共同提供捐助。他表示,金門許多宗親會及家廟文化,都面臨世代傳承青黃不接的問題,不像這次去泉州中甲宗祠落成奠安,看到大陸在文革後由政府推動支持恢復各姓氏宗親會組織及擇地重建家廟,甚至結合發展成地方觀光旅遊資源,所以反而是年輕世代在帶頭,很熱鬧。

宗親代表吳信浩,是曾擔任國軍軍郵的父親吳萬雷從大陸來到金門後出生的,後來他也在金門定居擔任郵差,父子倆代都深受吳氏宗親的照顧,特別感受到宗親情誼之可貴,所以很積極參與宗族和家廟活動。他希望兩岸年輕世代能更了解並重視家族傳承和家廟文化。

金門文化園區管理所所長盧根陣表示, 大家都是文化傳承的點燈人,家廟是金門珍貴的資産,常民生活信仰中心,聚落發展的精神支柱與文化保存的基因庫,文化園區博物館推動四年期數位典藏系列《家廟.點燈人》,在各聚落宗老合力支持「家廟講堂」順利開講,致力此資產數位典藏與展示教育目標,以閩南文化為核心,在家廟、宮廟兩大體系下,將陸續展開將初步完成全島194間家廟普查工作、39姓氏及宮廟二百多間等數位化工作,希望積極保存有系統的數位保存典藏及傳承任務,在人本及聚落共榮共生的目標前進,讓文化園區成為金門文化與尋根的入口及資產守護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