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林風/月亮的心

讀作家林清玄先生的文字,給人一種如沐春風的溫馨。

記得前一段時間路過登封的某一天夜裏,在一家休閒度假吧訂好房間,看看天色尚早,就想一個人到街上吃點東西,順便到登封街上逛逛。

漫無目的在登封大街上走了大約三五百米遠,在一家不起眼的小吃店買了一份酸湯小酥肉,大概登封的小酥肉是模仿我們洛陽水席中的小酥肉製作而成。厚實的麵粉裹著的酥肉吃起來並不酥軟可口,硬邦邦的不入味,味同嚼蠟般,感慨之餘,只是因為心疼錢才勉強入腑,還是我們洛陽的水席好吃啊!

回來的路上路過一家新華書店,這家書店不是單獨個體存在,在櫥窗外面看的見書架上上一摞一摞的書籍,打超市正門的地方進去,書店剛好在超市最裏面。

在書架上挑選幾本喜歡的書籍,還有幾支造型美麗的水筆才心滿意足離去。大抵到淘寶店淘寶也不過如此吧!深閨中的少女是不會那麼輕易讓看客一睹芳顏,好的東西亦如此。

好的遇見沒有早晚,林清玄當的起當代散文八大家的美名。他的散文讀起來耐人尋味,更多具有生活的哲理。從微不足道的小事觀察的細緻入微,林清玄的文字也常流露出一種對生活大徹大悟,動靜皆相宜的淡然。

林清玄的身上有一種特質,應該是佛家的悲憫吧!之前只知道喜歡雪小禪的文字,雪小禪的文字就像林清玄說的一樣,像彗星或者流星,需要特別的靈感,在黑夜的星空一閃,讓人們一時之間洗滌了心靈。而林清玄的文字恰屬於後者,他的文字樸實厚重,像恒星或者是行星,這類文學作品給我們留下許多深刻的印象,且發散出永久恒定的光芒。

雪小禪的文字似一個居家過日子的家庭主婦,總是給人一種瑣碎,閒情逸致的感覺。這種感覺像極了媽媽的嘮叨,一串一串的碎碎念在筆底油然而生。讀過幾十篇,真正記住的很少很少,千篇一律的“碎碎念”。
林清玄的文字,看似簡單普通,實則寶相莊嚴,蘊含著寬廣的風格,具有啟發,教育人的深刻內涵。曾經特別迷戀佛學大師南懷瑾的每一篇箴言,林清玄,不僅僅是一個文學巨匠,他真真稱得起是藝術殿堂上的“南懷瑾”了。

林清玄和南懷瑾老師一樣的愛好詩文,一樣的博學多才,一樣是教育家,一生都在探索和證得生命的真諦。只是前者是言辭犀利,一針見血,而後者是儒墨行文,字字珠璣,這兩個人都是飽讀詩書的當代大儒,但不管是現身說法還是諄諄行文,都是從佛學的角度出發,達到育人子弟,教化眾生的作用。

民國時代,有一群風骨絕塵的大先生,他們的個性,或迂或狷或癡或狂,珍貴有餘,可遺憾的是,他們之後,再無大師……,譬如魯迅,郭沫若,胡適,沈從文和王國維。

民國時代,有這樣一群紅粉佳人,她們穿著旗袍與高跟鞋,她們既能寫詩作畫又能彈鋼琴跳洋舞,她們是靈魂散發著香氣的暖女子,她們是當代女子的生活典範……,譬如張愛玲,林徽因,陸小曼,冰心和張兆和。

不是現代沒有大家大師和大雅之士,只是,現今社會的奢華和浮躁蒙蔽了許多人的骨子裏純淨的東西。很多人盲目跟風,把創作藝術用來當做換來名利的籌碼,所以才會變得俗不可耐,難免討人嫌。

真正的才子佳人,或者是大雅之士,大都視名利如草芥,或隱跡於市井山野,或修菊種籬,閑看庭前花開花落,甘願像陶淵明一樣一生駐居鄉野,過著一種隨性淡泊的生活。

一個人在生命中千回百折,是否能打開智慧的視鏡,登上更高的心靈境界,端看他能不能將不可知的靈感錘煉成遍滿虛空的神光,任所翱翔。這些思想,這些話,不僅僅道出我的心聲,讓混沌的人兒走出迷茫,這也是眾多文創者追求的最高神祗吧!

佛陀在未證得菩提前,饑餓難耐接受了牧羊女供奉的乳酪。鳳凰縱然靈動多彩,也終須在巔峰處火焚重生。振翅隨風的遐想要歷經怎樣的風雨錘煉,才能夠真正做到“破釜沉舟”,或者是“揚帆遠行。”

把創作當做閑茶飯後的消遣來消磨時光,未嘗不是一件愜意的事。那些基於思想深處的靈性未可知,無從啟發,而林清玄對創作的感悟和開悟,恰似一道耀眼的神光在月亮的天頂,明亮而不荼靡,清涼劃過天際。

擁有一顆清淨廣大敏感柔軟的慈悲心,讓無量的智慧進入心海。以利於他人的悲心達觀看這個世界,穿破自己,穿破所有鮮美的景象,不悲不喜,尋回內心的寧靜。未可知的遠方,是否又是一番“千帆過盡終不悔,歸來如初仍少年”。或者是“眾裏尋他千百度,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了然於胸。”但願有一天我能擁有,但願你也有。

2019.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