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 山西平陸:三千溝壑描繪交通建設壯麗畫卷

【記者 翟戰功、石中生/山西平陸 報導】

三千溝壑描繪交通建設壯麗畫卷,古虞大地譜寫脫貧摘帽嶄新篇章。今年“五一”勞動節前夕,山西省扶貧開發辦公室發佈消息,山西平陸等17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退出貧困縣序列。至此,國家級山區貧困縣平陸,徹底實現了脫貧摘帽。這其中,交通運輸建設70年助力經濟振興、實現脫貧致富的功不可沒、貢獻巨大!

道路建設取得碩果累累
平陸,位於山西南部的中條山上,素有“平陸不平溝三千”之稱,也是61名階級兄弟為之灑汗流血興修風陵渡—南溝公路“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故事的發生地,更是國務院確定的山區深度貧困縣。地質結構突出、地理條件複雜、地貌形勢多變、建設資金匱乏,道路成了制約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羈絆。清人馮遵祖曾作詩雲:“中條山,路幾盤。逼天常恐星辰落,極地愁多雨露寒。我疑五丁來此地,鑿開混沌成蒼岩。誰言蜀道難,晉道險無端。”這正是對平陸以前道路的真實寫照。

多年來,平陸縣歷屆縣委和縣政府和全縣26萬群眾及交通運輸人圍繞“建設東西三主幹,連通南北百條線”的戰略目標,東西“提升沿黃線、鞏固中垣線、開通沿山線”,使三主幹由量變華麗轉身成質變,具備了一定的檔次。南北“鞏固已有公路,建設新開公路”,是多數垣面與沿黃公路相通,未通的垣面與沿黃公路多數連接線正在籌備建設。加之,實施的“村村通油(水泥)路工程”、“街巷硬化工程”建設,實現了1138.203公里“鄉鄉公路連、村村道路通”的農村公路網路。以侯平高速、209國道為軀幹,以“沿黃線、中垣線、沿山線”為兩翼的平陸,象一隻展翅奮飛的鯤鵬,鑲嵌在祖國的版圖中,翱翔在經濟騰飛的世界裡。

尤其是橫貫東西的522國道,地處晉豫黃河大峽谷北岸,它的前身是該縣的東沿河公路和後來升級成的337省道,其建設的艱難程度不亞于河南林縣的紅旗渠和山西陵川的錫崖溝,從1985年開始,歷經了平陸9任縣長、8任交通運輸局長、30多年時間、一代交通人的努力,才得以完成。不但徹底甩掉了困繞平陸多年的交通負擔,同時也為實現過夏縣、達垣曲、向東並網的潼垣段建設奠定了基礎。

創新發展呈現亮點頻頻
道路建設是基礎,養護是關鍵。多年來,平陸面對道路建設中遺留的重重難題和問題,廣開思路,創新發展,呈現了諸多亮點。

該縣面對老舊公路建設因各種因素制約“只求其通,不求其好”造成的“設計等級低、建設標準差、排水設施跟不上、安保設施不配套”而引發的連年水毀、事故頻發、官司不斷等諸多問題,平陸縣從自身實際出發,創造性的開展“植花種草、固土防沖;建園辟台、 緩壓疏堵;壘牆堆堰、防翻阻滑; 砌渠築涵、利水暢流”等公路排水和安保設施建設,尤其是“植花種草”、“公路憩園”和“土質柔性安全牆”的建設,破解了山區貧困縣特殊地形道路水毀嚴重治理不住和路窄坡陡時司機精神緊張、高度疲勞、避車困難、刹車發熱等無法解決以及混凝土防撞牆造價居高不下、二次傷害不能避免的難題,“經濟化”養出了山區貧困縣“生態化”、“人性化”、“安全化”的“暢、綠、潔、美、安、舒”公路,為全省乃至全國類似地區老舊道路養護提供了可供借鑒的寶貴經驗,也贏得了省市現場會的召開推廣和專家的肯定好評,多家主流媒體也給予了亮點展示。

為有效利用建設資金、減少不必要的浪費,該縣嚴格“品質控制,配套設施,道路綠化、道路選線,坡度設計,寬度鋪設”,“實行道路品質一人終身負責制;實現邊溝建設配套、溢流管道配套、農村污水和道路排水分流;實現修成一條公路、綠化一條公路;實現與老有村寨結合、與新村規劃結合、與經濟實用結合、與未來發展結合;實現與周圍村的相連,與村機耕路、田間路的相連,與未來道路建設銜接;實現與產業發展,農產品的加工、收購、運輸”六個“一步到位”,為社會發展、經濟發展留下廣闊的餘地和空間,不但節省了資金,也為今後農村,尤其是貧困村公路建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同時,圍繞“品質公路”和“農村四好公路”建設,與生態旅遊、村鎮治理、行車安全結合,創造性地開展“文化長廊、生態長廊、平安長廊、和諧長廊”建設,確保了公路養管的高品質,實現了“精養一條公路、打造一道美景、造福一路百姓、致富一方群眾”,也扮靚了三千溝壑間的山山峁峁、村村寨寨。

助力脫貧盛開鮮花朵朵
“路,是脫貧攻堅道路上最最基本的基礎。”“路,就是生產力。修路,就是解放生產力。”“只有一路通,才能百業興。”道路建養的同步跟進和迅猛發展,對社會發展、經濟振興、助力脫貧貢獻巨大,從而使全縣盛開了一朵朵致富的鮮花。

馬泉溝,該縣坡底鄉東北峨羅山與錐子山中間長命河出口的一個自然村。地上有久負盛名的貢品“水化柿”和“條山紅葉”,地下有1915年就榮獲巴拿馬四屆博覽會金獎獎牌的“坡底石膏”。因為道路的不通,這“漫山遍野紅勝火”的中條紅葉和“紅紅柿子掛滿枝頭,串串柿餅吸人眼球”的靚麗風景和“潔白如玉的坡底石膏”只能“鎖在深閨人未識”。村民們也只有“住在金山守死寶,抱著銀碗討飯吃”。交通條件改善之後,中央電視臺多次對馬泉溝紅葉和水化柿多次報導。如今的馬泉溝,遊客如潮、絡繹不絕,也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柿餅由原來的5元一斤賣到了25元、30元一斤,就是柿子醋、柿子蜜也賣到了5元、10元一斤,土雞80元一隻,野生雜交放養土豬肉也賣到30多元一斤。就這,旅遊旺季和年關時還搶不到手。

毛家山,中條山腹地一個由14個自然莊3個居民組、105戶300多口人組成的行政村。1969年—1979年十年間,先後有5批107名天津知青和帶隊老師在此“上山下鄉、插隊落戶”,為改變農村落後面貌做出了突出貢獻。他們的先進事蹟,曾登上過《山西日報》、《人民日報》的頭版頭條,也上過毛主席圈閱的1973年中共中央30號文件。1978年,最後一名知青返津後,這裡一度沉寂、再度返貧,被列入了國定貧困縣的貧困村,險些被整體移民、搬遷脫貧。2011年至2014年間,該縣先後兩次投資1207萬元,為該村修築了17公里的三級公路。村裡的旅遊業火了起來。據統計,每年來這裡的遊客超過10萬人。毛家山村的生態土雞、蜂蜜等產品成了搶手貨,以前售價不到20元錢的一隻土雞現在賣到了上百元,農民種植的露天番茄賣,都是生意人上門收購,蔬菜的利潤長了好幾倍,村民的收入大幅提升。在外打工的狄獻生和令狐曉林看到潛在的商機後,選擇回到家鄉,投資開辦農家樂和特種經濟作物種植,也很快富裕起來。

靳家辿,該縣最東的下坪村的一個自然村,道路修通之後,由於運銷方便了,畢業于山西水校和山西財經大學的董麗慧和董慧勃姐妹倆,毅然決然回到了生他養她的偏僻山區,發展大紅袍、獅子頭花椒1000畝,年收入280多萬元。她們牽頭成立的眾達花椒種植專業合作社,已經吸納社員53戶,其中貧困戶達到35戶,花椒種植面積達到1380畝,帶動周邊區域農戶種植花椒4000餘畝。僅她家的千畝基地,每年就為貧困戶和年紀大的村民增加務工收入100多萬元,而合作社的椒農收入更是明顯。在她們的影響下,縣委、縣政府因地制宜、因勢利導,發展花椒近6萬畝,花椒栽植成了全縣脫貧致富的一項支柱產業。

如今,脫貧摘帽後的平陸縣,正沿著一條條美麗、平坦、安全、舒適的康莊大道,走向更美好、更幸福、更富裕的燦爛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