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善牧學園「IP樂團」 8/22搖滾登場


10位青少年團員熱血投入 成果發表會演出

【記者 邱奕懿/台北 報導】 

由對音樂有極度熱情的10位台北善牧學園學員所組成的「IP樂團」,明(8/22)晚上六點半將於西門町的杰克音樂(Jack’s studio)舉辦成果發表會,廣邀學員家長及民眾一起來感受青少年透過音樂展現對生命的熱情與活力,成果發表會採免費入場,歡迎民眾以行動前往支持。團員們在天主教善牧基金會夥伴們的支持鼓勵下,延續日前「IP樂團」公益場演出的好評與熱烈迴響,以10首曲目呈現樂團的活力和夢想。台北善牧學園金雲主任說:「這次成果展,我們特別挑選天主教善牧基金會於年初推出的公益單曲『因為你,我不孤單』入歌單,並融合單曲中的兩個版本,嘗試改編並以live band的方式詮釋,期待帶給大家耳目一新的感受。」

團練教室裡,吉他手俐落的刷弦、鼓手忘情揮舞鼓棒、Keyboard指間流瀉悠揚音符,團員默契十足地合奏一首首用心練習的曲目,交錯成優美的旋律,經過將近半年緊鑼密鼓的規劃和練習,期待在成果發表會的舞台上能有最極致的表現。民國103年由善牧臺北市西區少年服務中心規劃的「西少幫」,民國106年底轉由台北善牧學園承接,並轉型為善牧「IP樂團」(IP為Infinitely Power縮寫),團員仍維持萬華與中正兩區的青少年為主,當初成立這個樂團是希望提供給沒有學習資源的青少年一個學習音樂的平台,讓青少年能從喜愛的音樂中找到個人價值與生活信念。有一位剛進樂團時靦腆害羞少言的國中男生,加入「IP樂團」後,從興趣中找回了自信,後來興奮地跟金雲主任說:「我想要帶著大家一起進步!」對於團員這樣的蛻變,善牧夥伴們都覺得好感動。

團員小蓁說,在學校,總是很羨慕可以學鋼琴的同學,但礙於家庭經濟狀況一直無法如願,她從樂團海選一路晉級爭取到現在成為資深團員,小蓁開心地形容:「我很珍惜每次團練的機會,只要站在舞台上,我就是很有感覺!」樂團成軍已有五年的歷史,談到團名的來由,資深團員小芸回憶,有次團練後,大家在討論從「西少幫」轉型後的樂團名稱,可以取什麼?大家直接聯想到的就是團員無極限的學習欲望,很適合以「Infinitely(無限)」形容,加上小芸想到當天上課學的強力和弦叫「Power Chord」,於是她喊出想加入「Power(力量)」的元素。另外,IP結合起來的意義,也就是「位置」的意思,團員開心地形容:「就像電腦的IP位址般,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定位,結合起來就有無限的可能性。」定位也可以解讀成在少年心中,樂器佔有很重要的位置;而每位團員在樂團中也都是不可或缺的角色,也就在這樣的腦力激盪下,由台北善牧學園規劃的「IP樂團」名稱於是成型。

轉型後的台北善牧學園承接IP樂團一年多,團員的學習與發展漸趨穩定,台北善牧學園社工們於是進一步思考樂團前進的方向:「除了學音樂,我們還可以帶給孩子什麼?」於是社工們帶領這群少年學習參與樂團的運作以及一起規劃今年的成果發表會,培力這群少年思考樂團經營模式,促發他們依自己的專長為樂團盡一份力,金雲主任說:「有位團員是學設計的,這次成發的海報、邀請卡與影片剪輯就邀請她發想設計;比較外向的團員則帶著他們一起至社區介紹樂團與張貼成發海報;至於樂器架設與維護,秉持著自己的樂器自己顧,為自己的樂器負責則是每位團員都要學會的『基本功』。」也就是說除了提供學習音樂的平台,台北善牧學園更期許團員可以在樂團裡長出自己的能力,結合他們的本職學能,用自己的力量,帶起整個樂團的凝聚力和成長動力。

長期以來,天主教善牧基金會在少年服務領域中,對中輟少年的特性,嘗試各種協助中輟少年的服務方案,自民國87年,配合街頭外展工作的需要,在「萬華少年服務中心」(今「西區少年服務中心」)內開辦「多元性向發展班」(即今「台北善牧學園」),提供中輟少年安全的生活與學習空間,培養規律的生活作息,穩定中輟少年的生活。此計劃21年來,已協助共327位中輟及校園適應困難學生完成階段性學業。

台北善牧學園在106年轉型,在中介教育部份,學員由原本每週五天到學園上課減少為兩天,另外三天仍是回到體制學校內就學,期望學員在未完全脫離學校的模式下,繼續與體制接軌。台北善牧學園以多元智慧課程規劃為主軸,期待學員們從不同的課程中得到不一樣的體驗與成長,善牧社工們不以問題去看待學員,而是帶著學員一起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習正向看待事情,進而找到個人價值,長出善牧一再強調的「復原力」。提供多元課程外,也透過社工專業人力進行個案輔導、家庭工作、連結社區資源等服務,除了消極解除學生中輟身份外,更期待積極的協助學生能夠重整自己的生活,提供廣泛探索的機會,讓學生尋獲可以堅持穩定的目標,安全渡過成長中的混沌與衝撞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