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葉滿山/李文曉

李文曉

看那滿山滿穀的紅葉啊,那是生命和青春的火焰。

——題記

金秋的中條山脈,一座座山巒,一道道峻嶺,一條條溝壑,一面面陡坡,伴著母親河不絕的滔聲,在藍天白雲的輝映下,風吹日照,枝動葉搖,風霜攜了無盡的染料,肆意揮灑,紅了枝頭,紅了山坡,紅了天,紅了地,到處都是紅彤彤的。滿山的黃櫨樹,還有那夾雜其間的柿樹、楓樹、野槭等,都如火似錦,極為壯美。人們從四面八方趕來,走進山鄉裏,徜徉樹林間,漫步紅葉中,更有那些“車覽一族”,行駛在山間柏油路上,體驗著人在車中坐、車在畫中游的美妙感受。

今天,我們有幸陪同王老來看紅葉。從通往東山的省道往北一拐,在坡底鄉界入口,汽車爬上山頂,沿著彎曲的公路,一直往北開,路面越來越狹窄,坡陡彎急,不熟悉道路,沒有一定的駕駛水準,面對如此路況,恐怕心會慌,手會抖。王老說,當年在中條山從事革命活動,哪有一條像樣的路,全憑兩條腿,翻山越嶺,爬坎過溝,他的家就在這山裏,革命的火種在這裏播下,抗日的烽火在這裏燃燒。

在參加完國慶70周年活動後,王老回到闊別多年的老家。想念故土,懷念戰友,是縈繞在王老胸中的情愫。他不顧年邁,和我們一起觀賞故鄉的紅葉,追憶曾經的鬥爭。隔著車窗,王老目不轉睛地盯著車外的美景。

深秋的山裏,經霜的樹葉更紅了。那春夏的滿樹繁華落盡,每個枝條上都掛滿一簇簇、一叢叢火紅的葉子,把荒坡野嶺全都點燃起來。放眼望去,如一團火,在山谷間烈焰般地燃燒著。走進這火紅的世界,體驗秋景帶給你的感受,不禁怦然心動,周身鼓起新的希望,仿佛有一個聲音在說:只要心中充滿希望,就會有無窮的動力,生命就能通紅如火。

試想,這些生長在山巒間的樹木,從春夏的青翠嫩綠,到金秋的橙黃碧透,所有的葉子,似乎把蓄滿了春的生機,夏的熾熱,秋的凝煉,全都積攢在這冬的當口,做一次年終的最後告別,把所有的能量都凝結在這一時刻,象劃過夜空的流星,給你留下最耀眼、最燦爛、最紅豔的印記。

汽車停在一個叫馮家窪的小山村。王老執意要下來,想在山間的小路上走一走。順著這條小路,王老邊走邊講,向我們介紹當年和日本鬼子打遊擊的情形。這一個溝岔,他們曾經打過埋伏;那一面山坡,他們曾經拼過刺刀;聳立的高崖下麵有幾孔窯洞,雖己坍塌,依稀可見舊時模樣,是他們曾經住過的地方。翻過山梁的一個陡峭處,王老說在這裏和日本鬼子打過仗。那是幾個從前面村子掃蕩返回的鬼子,被他們在此打了伏擊。再翻過一條溝,他們在那裏處決了好幾個罪大惡極的土匪頭子。

王老90多歲了,身體還算硬朗。但畢竟上了年紀,在一條通往前面高山的小路口,王老說,我走不動了,你們繼續往上爬吧。我看見這條被紅葉掩映著的小路,曲曲彎彎,消失在紅色的叢林中,那林深處不時傳來不知名的鳥叫聲,地下已經有不少人走過,被踏平的路面上,留下一些模糊的腳印。前面的紅葉應該更紅吧,被美好的風景吸引,我們循路繼續前行。

對於秋天,歷代文人的筆下,總是寫滿惆悵,頗多寂寥。看看滿目的秋景,黃葉飄落,草枯鳥絕,不免產生悲涼之感。這不由使我想起一句哲言來,人世間並不缺少美,缺少的是發現美的眼睛。如果拿這句話來形容秋天的美,在蕭瑟的寒風中,不是沒有美好的東西可以尋覓,而是缺少發現美好的眼睛。秋天裏,偶爾的一簇紅,會使你眼前一亮,待置身其中,便會沉浸在紅色的海洋裏。陣陣秋風吹過,片片紅葉相擁,葉片之間傳出沙沙聲響,象在說著悄悄話;張張紅葉相牽,片片相互交叉,隨風搖動,又象在醉心舞蹈。深入這浩瀚的紅色海洋裏,你會完全忘記已是霜降寒涼的時節,你會被這火紅景色所感染,忘卻它帶給你的冷意,周身由內向外冒著熱情。無論誰,只要走進它,深入它,都會激情澎湃,熱血沸騰,都會沉醉在它的懷抱裏。

在大自然面前,一切都顯得那麼脆弱,當然也包括這漫天的紅葉。我信手拈來一片紅彤彤的葉子,仔細端詳,單薄而透亮的葉片,葉脈清晰而細微,靜靜在我的手心安臥,象一個睡美人,嬌麗而柔美,無言而多情,讓人魂不守舍。走過鋪滿丹霞、溢滿清香的小路,眼前一片疊著一片的紅葉,讓你不忍下腳,只怕踩痛了它們。滿樹的紅色,讓你有張開雙臂盡情擁抱這世界的欲望。如果你不能擁抱它,那就讓它們在這秋陽、秋風搭起的舞臺上盡情飛翔吧——去炫耀它們最美的風姿,釋放它們最後的光芒吧。這真是一個令人心儀的秋天。

每年都來這裏看紅葉,總覺得這裏的山和別處的山相比,太小了,太沒名氣了,似乎只有北京的香山才“高大上”。其實,中條山的紅葉才最為樸實、凝重,一片片呈現出普普通通的橢圓,邊齒也沒有特別之處,但更見其平凡本色。它屹立高山,遍佈荒野,咬定瘠薄山地,吸納石髓岩液,長得蔥郁秀美,靜和素雅,不浮不躁,耐得住寂寞。秋光一照,秋風一吹,便紅得嫵媚迷人。

這次與王老隨行,看家鄉的山川,家鄉的紅葉,才真正改變了過去的想法,覺得以前太淺薄了。特別是聽王老講述當年的戰鬥故事,想像著曾經彌漫的硝煙,別有一番感慨。我們攀爬著走出密林,來到一處高地,眼前豁然開朗,山嶺溝壑盡在腳下,山坡林木一派繁茂,林林總總,紅葉滿目。秋風吹來,片片紅葉毅然決然地與母樹告別,默默投入大地。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這是何等地壯美,何等地無私,何等地慷慨。我的眼前又浮現出當年的悲壯場景——英勇的戰士在槍林彈雨中倒下,鮮血淋漓,染紅了草地,染紅了樹木,染紅了大地,染紅了整個世界……

我不由輕輕揀起一片樹葉想了很多,日常生活裏有許多與它不相協調的東西。人有時需要反思,而要反思得深刻,應該有對比才好。瞬間,我覺得這小小的紅葉變得高大起來,大得讓人意想不到。這大片的山林,把我的心潮攪動起來。風在山間流動,樹身搖曳,枝椏婆娑,葉片飄飛,多情的丹紅落在我的頭上和肩上,眼前的景色,象飛絮翩躚,上演著自然界美輪美奐的劇碼。我靜靜地觀望著,欣賞著,沒有悲傷,沒有孤獨,只有牽掛,只有讚頌,這真是一片令人沉思的秋色。

樹葉為什麼到了秋天才會變紅呢?原來,黃櫨和楓葉一樣,葉子裏含有一種叫花青素的物質,到了秋天,葉青素、葉黃素會隨著溫度和陽光的變化減少,而身體裏的花青素就會迅速佔領陣地,因此才造就了樹葉的“姹紫嫣紅”。

秋天美,紅葉更美。秋高氣爽,如詩如畫是對秋天最好的描繪。漫步在崎嶇的山路上,欣賞著層林盡染、豔麗似火的紅葉,怎能不叫人心曠神怡呢?

站在山下,仰頭觀望,整個山林,紅通通一片,多麼迷人啊!走進山中,紅葉又把你包圍,似乎我們也被染成了一片紅葉,多麼神奇啊!正是這宏偉壯觀的景色,有無數詩人被點燃了激情,用優美的詩句來讚美它,留下膾炙人口的詩詞。萬木凋零時,丹楓似火燒,杜甫的“含風翠壁孤雲細,背日丹楓萬木稠”,把經霜的紅葉描繪得豔麗無比,楊萬裏的“梧葉新黃柿葉紅,更兼烏桕與丹楓”,寫出了紅葉似血的山村秋景。他的另一首《紅葉》詩,“小楓一夜偷天酒,卻倩孤松掩醉容”,竟把秋楓變紅形容是“偷天酒”,真乃神來之筆。王實甫的“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楓林醉”,一個“醉”字,寫盡了楓葉的絕佳顏值。

歷代文人描寫紅葉的詩作俯拾皆是,最著名的當屬晚唐詩人杜牧的“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詩人以清麗動人的筆墨,描寫了一幅雲繞山巒,楓染峻嶺,夕陽和紅葉相映成趣的晚秋畫卷,因而成為千古傳誦的絕唱。

每當滿山紅葉時,我總會與大山和紅葉不期而遇。不知道是我為它送去最後一次親近,還是它向我作來年再見的告別,看到這火紅的葉子,就感到心靈上得到了慰籍。可想而知,在戰火紛飛的年代,多少先賢英烈,為了腳下這塊神奇的土地,為了心中崇高的理想,望著滿山紅葉會發出什麼樣的感慨。他們的心思我們無從猜到,可我在想,為什麼人們這麼喜歡紅葉呢?

這一片片紅葉,被秋風掠過,變成了淺紅、大紅、紫紅,極盡寒霜渲染的壯美。它又是那麼輕柔,風一刮便滿地飄飛,但卻堅守著紅色的信念,堅守著固有的本色,我不由得對它肅然起敬。它飄落大地,回歸母親,你以為它從此消失了嗎?不,到了來年,它仍會挺立枝頭,染紅我們的世界。

走出樹林,路旁開滿了一簇簇山花,黃的、紅的、粉的、白的,有野菊、蒲公英、牽牛花,還有好多叫不出名字。它們和紅葉共同裝點著秋天的美景,是大山特有的美,但和壯麗的紅葉相比,山花顯得淺淡了些。那成團成片的紅葉,不知要比這些自以為是、爭嬌鬥豔的花兒壯觀豪邁、大氣磅礴多少倍。紅葉的美更多表現在平凡而優雅,美麗而謙遜上面,雖身處高枝,也願化為泥土,雖“人微言輕”卻“不甘寂寞”,這不正是做人的準則嗎?

霜重色欲濃。深秋裏,讓我們去看看那彌漫著暖意又絢爛奪目的紅葉吧,願我們的人生,似這滿山紅葉一樣熾熱、豔麗,盡情綻放青春的火焰,湧起勢不可擋、永不停歇的生命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