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博物館與聚落攜手點燈 建置島嶼常民數位記憶庫

【記者 舒遠/金門 報導】

金門文化園區本於文化資產建構與傳承發展,結合國家記憶庫與文化部文物典藏庫,致力於博物館數位化的發展。近日(11/28)透過與金門大學產學合作,打造常民數位資產「金門島嶼常民數位記憶庫」數位中心建置計畫,首辦於古寧頭社區活動中心舉辦「行動博物館」,不僅讓宗廟建築美學與工藝透過3D雷射掃描技術完整呈現,傳統紙本的族譜也能轉而典藏至雲端並躍然於螢幕,方便在地宗親們或返鄉僑親尋根溯源與查找比對,也讓宗親鄉賢們親身體驗3D眼鏡觀賞節慶活動的奇妙感受。

行動博物館活動是由金門大學閩南文化與僑鄉數位典藏中心的李錫捷與吳宗江兩位教授執行。資工系的李錫捷教授的專長是族譜數位典藏系統,而土木系的吳宗江教授則規畫了宗廟3D建模,兩者所處理的是金門數位典藏的核心,期待透過行動博物館的活動吸引金門文化數位科技有興趣的鄉親,扮演「數位點燈人」的角色,串聯文化園區的博物館數位計畫與宗親組織,逐步建構完整之宗廟與族譜數位化典藏。當天活動開放民眾自由參加,也吸引了不少想要看到博物館新科技與老傳統結合的鄉親,攜老扶幼踴躍參加,一起見證了博物館的新時代。

本次行動博物館選擇因古寧頭戰役而國際知名的古寧村辦理行動博物館的主因是,文化園區過去數位典藏的研發成果中包含有翁姓家廟及古寧李氏奇房的族譜文物等數位化及李世奇房宗祠的3D掃描與建模。行動博物館經古寧村李開陣村長支持協助,以夜間方便民眾蒞臨參觀,當天活動中文化園區除帶來3D眼鏡讓民眾們體驗透過3D技術拍攝之傳統節慶活動外,另有吳宗江老師團隊呈現3D數位典藏科技介紹與欣賞,展出李氏奇房宗祠之3D雷射掃描成果及宗祠建築構件之3D建模,李錫捷老師團隊則展出數位族譜之應用與互動體驗,宗親們除能查找自己自古寧李氏開基祖應祥公以來完整世系樹狀圖外,亦能查找與其他宗親好友的共同祖先始於哪一世代,並能深入了解平日用來分房祧的名稱(如奇房,雄房,進房,主房,合房,興房,順房等)所代表之意義及其房祧之始祖,讓宗親們體驗追根溯源,知其所出。

「行動博物館」把博物館帶出去,首次進入傳統聚落古寧頭,讓文化下鄉,文化園區管理所所長盧根陣表示,感謝金門大學主辦、古寧頭社區活動中心協辦,讓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推動「行動博物館」的理念得以實現,文化園區透過「行動博物館」展開與居民的連結與對話,也感謝本次活動中撥冗參與的李氏宗長們與鄉彥,其中教育處前處長李再杭,金門大學前校長李金振以及古寧村李開陣村長更於活動中與鄉親們分享古寧李氏宗族發展的歷史與文化,更強調文化典藏與傳承之重要性,令活動增色不少。更令人感動的則是宗親們在寒風中扶老攜幼的熱情參與,從7歲的小朋友到70幾歲的宗長們都撥冗與會,在活動進行的尾聲中,還有多位宗親特別返家翻箱倒櫃,找到家中珍藏的族譜,帶來分享給族譜數位化團隊,顯見宗親們對完成古寧李氏各房祧之族譜數位化的殷切期盼。活動雖已圓滿舉行與落幕,但行動博物館開拔至傳統聚落的初體驗,已悄然點起文化典藏的火花,文化園區也希望未來能結合行動博物館及各宗姓之數位點燈人,建構金門全島為一座活的博物館,讓文化典藏與傳承由點到面,遍地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