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部陽介教授與史前館林志興代理館長公同說明跨越黑潮計畫。

復現臺灣沖繩海路 史前工藝造竹筏

【記者 朱達志/台東 報導】

合作緣起:(台)史前館+(日)科博館
日本考古學界發現3萬年前即存在於沖繩列島上的舊石器時代人類和文化與台灣(台東縣八仙洞出土之舊石器時代「長濱文化」)存有密切的關係。他們推測沖繩列島上的舊石器時代古人類,極有可能自台灣跨海遷徒而來,所以,近來引起愈來愈多日本學者投入「台灣沖繩海路」的研究,其中最引人注目者,為日本國立科學博物館海部陽介教授領導推動的「日本人はどこから来たのか?」“実験航海”3万年前を徹底再現。(「日本人係由何處來?」徹底再現3萬年前之"實驗航海")。為實踐証明3萬前史前人類具有跨越黑潮,進行台灣沖繩間航海活動,日本國立科學博物館特別找上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一同合作推動本項實驗計畫。目標瑣定2019年完成跨海航行行動。2017年工作目標為,以舊石器時代工藝水準參考傳統阿美族竹筏,製造可能航行大海的海上交通工具。(『2017跨越黑潮復現3萬年前台灣沖繩之間航海探索計畫』)

最早的日本人從哪裡來?
日本考古學界研究發現,史前舊石器時代人類進入日本列島的路徑有三,其推測路徑分別為:(1).約3萬8000年前的「對馬海路」(從朝鮮半島經由對馬海峽,自九州登陸);(2).約2萬5000年前的「北海道海路」(從歐亞大陸北部途經庫頁島跨津輕海峽)及(3).約3萬年前跨黑潮的「台灣沖繩海路」。

近年來沖繩列島陸續出土頗多兩萬多年前人類骨骸,日本國立科學博物館「人類史研究群長」海部陽介先生,根據動物分佈、海流、以及舊石器時代人類遺跡、人骨的DNA及人類社會行為等等因素推測,3萬年即已居住在沖繩列島上之史前人類,有極大的可能性係經海上航海而由臺灣遷徙過去。

跨越黑潮:草船、竹筏還是獨木舟?
為推測「沖繩路線」為一合理遷徒之路徑,海部陽介教授推動一系列海上航海實驗行動計畫。2016年7月以「草製史前擬想船」,從「與那國島」出發,航向距離75公里遠「西表島」。2016年8月上旬更曾來到東海岸各阿美族部落拜訪阿美族耆老學習海洋知識,登大魯閣山脈瞭望沖繩列島(天雖清、未見影),更就教推動竹筏文化復振多年之台東大學劉烔鍚教授,並親自搭乘竹筏下水試划以體驗跨海航行的可能性。

基於2016年所獲得資訊與經驗,2017年海部陽介教授所領導之日本科學博物館團隊決定進一步嚐試以阿美族傳統竹筏知識為基礎,以舊石器時代環境與工具為限制的實驗研究計畫,興建可以跨越黑潮之「史前擬想船」試航實驗計畫,用以推測竹材製作海上交通工具由臺灣航向沖繩的可能性。

竹子在台灣是產量豐富的原生種植物,沿著東海岸生活的台灣原住民阿美族,以前也曾用竹筏補抓飛魚的盛況。而且多位研究人員推測,南島民族向南方如印度尼西亞海域遷徒時若已知利用竹筏的話,更早以前的人類或許具有利用竹子的能力,但需要以舊石器時代之工藝試作,若能即間接証明當時人類有可能利用竹材做為海上交通工具,那竹子就是不可或缺的素材。藤是一種帶滿刺的爬藤類植物,且莖內有細纖維且強韌,它在原住民社會中被廣泛用來製作傢俱,我們有理由相信,更早期的人類對它具有認識且有能力加工利用,所以本次也將採用藤,作為綑綁竹子的重要素材。

本次實驗研究計畫與阿美族LAWAI先生工作團隊合作,在林務局台東林區管理處協助下,目前已完成於台東鄰近山區專案採取台灣森林裡的原生竹、藤等國有林產物等取材作業。即日起將於卑南遺址公園依照阿美族傳統造船法,進行削皮、彎竹、埋沙、綁藤等作業,以造出符合實驗研究計畫的竹筏。也承蒙海巡署東巡局、台東縣政府漁業科、台東水試所江偉全教授等鼎力支援,以便本年6月可以順利下海進行實驗航行,體驗試作船的能力,以試作船與大海接觸後的實際經驗累積。

跨越黑潮可能嗎?
一葉扁舟如何能浮沉巨浪之間,跨越大海,演出一場3萬年前的「出台灣記」,証明台灣自古以來即為人類向南更向北遷徒的重要通道與基地?其焦點即在復現一支舊石器時代工藝可以完成的船,不論它用草、圓木或是竹,只要做的出來,就証明有可能。為實踐証明3萬前史前人類具有跨越黑潮,進行台灣-沖繩間航海活動,由日本國立科學博物館與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一同合作推動本項實驗計畫。目標鎖定2019年完成台灣航向日本沖繩列島的跨海航行。為了達成此一目標,我們還有下列幾項重要工作,需要各界協助之力能完成。

(1)你是否曾由台灣看到沖繩列島?
為了証明史前人類由台灣航向沖繩是一項有目的的遷徒活動,我們需要一項重要旁証,那就是從台灣看得到沖繩列島。如果您曾經旅行東台灣或登上中央山脈,曾經向東瞭望望見島嶼(蘭嶼、綠島、龜山島除外),請與我們聯絡,告知您瞭解的地點。如果當時有影像記錄(如攝影錄像或照片)更佳,請踴躍提供。

(2)我們需要您的參與與幫助
※請與史前館黃先生聯絡089-381166*511
日本方面推動本項計畫,是以徵募民間贊助方式推動,所以計畫經費十分有限,但是必須完成許多實驗與相關製作事項。我們感謝台東林管處慷慨贊助所轄的竹、藤林產物,降低了執行計畫所需的成本,但是未來在造船、租用伴隨戒護船、紀錄攝影、舉辦宣傳教育活動等等,均需財務及人力方面的支援。我們希望台灣的民眾也能像日本方面一樣重視此項有意義的實驗研究活動,來証明台灣的價值與主體性。所以歡迎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我們需要志工(3月24日起至6月30日)協助造船、紀錄攝影、解說導覽等工作。為使計畫能夠實現,我們歡迎有意贊助者,用指定用途方式小額捐助,以促使該計畫得順利進行。資訊如下:
中央銀行國庫局(金融機構代號0000022)
帳號:24617002123001
戶名: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指定用途:跨越黑潮計畫

跨國研究 解開長濱文化之謎
史前館代理館長林志興認為:「台灣位在東亞島弧的重要位置上,是海洋之路必經的要點,史前時代起即是人類移動遷徒的要津,過去如此,現在更是如此。而位在台東代表舊石器時代文化的『長濱文化』,歷史深度近三萬年,出土文物以人類遺留的物件工具為主,尚未發現人類的遺骸。雖然沒有直接的証據指出他們具有航海的活動,但也不能否定有此可能性。

今日能與日本國立科學博物館透過本計畫的執行體現了史前時代人類的冒險精神,更體現了當代學者勇於向大自然,未知探索的精神。希望藉由『2017「『跨越黑潮』復現3萬年前台灣沖繩之間航海探索計畫』,共同解讀日本民族來源及人類遷徙的研究,期待一同解開長濱文化人是否與航向琉球的那群人有關的謎團。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始終在臺灣與國際接軌的工作努力尋找連結與新的意義,本次能與日本科學博物館合作,是此一理念的實踐。」也希望此次的合作研究,能為臺灣歷史開啟新的扉頁。」

LAWAI工藝家運用石材處理藤。

LAWAI工藝家運用石材處理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