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談會結束合影。(左起)德州和統會榮譽會長鄧潤京、德州和統會副會長劉志恒、李慶平先生、德州和統會會長浦浩德、美南傳媒集團董事長李蔚華、朱勤勤夫婦,得州和統會副會長陳鐵梅。

九二共識與尚未完成的答卷 兼論台灣的未來

講演中的李慶平先生。


【李慶平 專論】

鄭會長,潘會長,李董事長,各位休士頓的僑領,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我一直認為兩岸和平發展,是一條正確的道路,一九九二年我由駐美代表處文化組組長,轉任新成立的海基會副秘書長,使我個人的生涯,起了重大改變。我很喜歡這份工作。一九九八年我轉任中廣公司總經理,但促進兩岸關係的發展,似乎成了我的終身志業。因為兩岸關係好,兩岸皆有前途,同時避免戰爭,使兩岸同胞過幸福的日子。我的電郵是用bridge,表明了我的終身所追求的目標,是搭建兩岸之間的橋樑。

二O一五年,我到華府參加了潘玲榮會長所主持的華府兩岸時事論壇社,所舉辦的座談會,我深覺這個社團在美國的僑社裡,可堪作為兩岸僑胞相互瞭解的平台。將近八年,潘會長主持的「論壇」邀請了兩岸的學者及官員到華府演講,向僑胞說明兩岸的情況與發展,經過媒體的報導,有了一定的影響力。

我已經二十二年沒來過休士頓,變化相當大,同時這次看到許多老朋友,也見到一些新朋友,非常高興。我記得三十九年前,一九七九年我到休士頓拜會了我的老同學,就是在座的美南新聞集團李蔚華董事長,當時僑社的報紙媒體較少,世界日報是最大的,但美國各大城市沒有當地的華人報紙,蔚華兄當時告訴我,他雄心萬丈想在在休士頓辦報紙,如今夢已成真,李蔚華董事長不僅是美南新聞集團的負責人,同時在美國及加拿大重要城市也辦報紙,並經營電視台,參與金融領域。我們祝福他成為媒體大亨,同時也為休士頓及其他城市僑胞,提供了大量的服務。

今天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因為在鄭長样會長領導下,正式成立了休士頓兩岸時事論壇社,將邀請兩岸的學者,專家研討兩岸關係的發展,「論壇」就是僑社自動自發成立的社團,因不為名,不求利,唯一目的就是為兩岸和平發展提供平台。

我今天所講的有三個子題,一是什麼是九二共識?二是兩岸現階段有何危險?三是台灣的未來。

我曾有幸見証「九二共識」的過程,一九九一年四月二十八日,當海基會在陳長文秘書長第一次帶團訪北京,大陸國台辦提出兩岸交流五原則,其中第二條:“在處理海峽兩岸交往事務中,應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我方很納悶,我方在一九九一年二月二十三日通過的「國統綱領」,其中就有闡明一個中國的原則,「兩岸應摒除敵對狀況,並在一個中國原則下,以和平方式解決一切爭端」。為何要在事務性談判中,要強調此一原則?經我方了解,大陸外交部也經常提一個中國的原則,是指:「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中國的領土不可分割,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代表中國唯一合法的政府」。如果國台辦是指大陸外交部的一個中國原則,我方必定反對,雙方就難以進行任何協商。

為了打破此一僵局,我方在一九九二年八月一日,「國統會」通過”一個中國含義“文,說明:”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之原則,但雙方賦予之含意有所不同“,“我方則認為一個中國應指一九一二年成立迄今的中華民國,其主權及於全中國,但目前之治權,僅及於台澎金馬,台灣為中國之一部分,但大陸亦為中國之一部分”。

依據九二年八月一日「一個中國含義文」,一九九二年十月二十八日至三十日,海基會派許惠佑處長,海協會派周寧副主任(副處長級),在香港舉行會談。雙方先後提出五各方案,但未談妥。最後海基會再提出三個方案,其中一個,即海基會提出共八個方案中最後一個,內容如下: 「在台灣海峽兩岸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的過程中,雙方雖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但一個中國的含意,認知各有不同。惟鑑於兩岸民間交流日益頻繁,為保障兩岸人民權益,對文書查証應加以妥善安排」

但大陸方面仍不同意台灣方面的第八方案,並對海基會談判代表提出“以口頭表敘的方式表達”,大陸談判代表也因未獲授權,不辭而別返回北京。台灣方面為表示誠意,特令許惠佑處長在香港一直留到十一月五日深夜,因周寧未再返港,才離港返台。

一九九二年十一月三日海基會發表了一篇新聞稿:「本會經徵得主管機關同意,以口頭聲明的方式各自表述,可以接受。至於口頭聲明的具體內容,台方根據,‘國家統一綱領’、和‘國家統一委員會’本年八月一日對於‘一個中國涵意’所做決議,加以表達。」

海基會同時將此一新聞稿,以函件方式告知海協會,同日海協會接獲海基會來函,立即由海協會孫亞夫秘書長電話告知海基會陳榮傑秘書長:“我會充分尊重接受貴會的建議”。

一九九二年十一月十六日海協會致函海基會:「我會擬做口頭表述要點函告貴會,海峽兩岸都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努力謀求國家統一,但在海峽兩岸事務性商談中,不涉及‘一個中國的政治內涵。」

該函並附一九九二年十月三十日,海基會在香港所提第八方案。並建議兩會約定各自同時口頭聲明。

一九九二年十一月十七日下午四時,陸委會黃昆輝主委召集海、陸兩會高層,對十一月十六日海協會來函研商對策。黃主委最後決定針對海協會來函,我方暫不回覆。但用記者會的方式,以口頭聲明表達我方立場。當場黃主委指定海基會李慶平副秘書長於下午六時,在陸委會記者發佈室,代表海、陸兩會發言:

「對海協會十一月十六日來函,願以口頭聲明,各自表達的方式,表示歡迎,但台方認為,雙方對此一問題表示的立場、原則,早已各自表述過了,不需要再約定同一時間發表」。「台方一貫立場,事務性協商不應涉及‘一個中國’的政治性議題」。第二天,台灣各大報,皆頭版說明兩岸以「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的方式」,解決了“一個中國原則”問題。

一九九二年十二月三日,海基會致函海協會:“台方始終認為,兩岸事務性之商談,應與政治性議題無關,且兩岸對一個中國的政治含意,認識顯然不同、、、至於口頭說明之具體內容,台方已於十一月三日發表之新聞稿聲明表示,將根據‘國家統一綱領’及國家統一委員會本年八月一日對於‘一個中國’涵意所做的決定,加以表達。”

世稱的所謂“九二共識”,是原陸委會主委蘇起,在2000年4月為方便陳水扁當年五月二十日就職後,繼續與大陸來往,對一九九二年1十一月三日至十二月三日之期間,海基會、海協會之間電話、函件來往及新聞記者會所達成的雙方皆能接受的以口頭聲明方式來表達雙方的立場,統稱為“九二共識”。

在台灣方面,因是基於“國統綱領”及“一個中國涵意”文”表達,這兩份文件是表達了台灣是要逐漸達成全中國的統一,當時是希望中國的統一,是在自由、民主、均富的情況下的統一。

大陸在十八大時的文件,也正式承認九二共識,二O一五年馬習會,雙方領導人在星加坡,也共同承認有「九二共識」。

以上就是九二共識的來龍去脈。

現任大華府兩岸時事論壇社社長潘玲榮,專程從大華府趕來,參加德州兩岸時事論壇社舉辦的座談會。

二、台灣現階段所面臨的危機
二OO0年至二OO八年,陳水扁執政,不承認九二共識,兩岸關係低迷,後備搞一邊一國,呈現台獨公投,使台海臨近軍事危機。

二O一六年蔡英文主政,基調是維持現狀,尊重九二年歷史事實,但也不承認有九二共識。

大陸方面,認為是尚未完成的答卷,可說是留了一扇門。但兩年以來,蔡英文政府在台灣文化,教育,去中國化,台獨傾向至為明顯,兩岸關係冷對抗,甚至緊張,嚴峻。

目前兩岸之間最主要是沒有互信,也無溝通管道,大陸民間對台灣的武統聲音高漲,所幸十九大後,大陸仍以兩岸和平發展為主軸。

蔡英文不承認九二共識,可否提出新的論述,在尊重九二年歷史事實上,倘能一一條列其歷史事實,並承認當時雙方來往文件及電話,新聞稿及新聞發佈會的內涵。

其次在中華民國憲法下,對中華民國的政府故有領土應有表態。如果蔡英文政府承認中華民國領土包括中國大陸及台灣,但現階段是兩岸分治,,此一論述可改善目前兩岸關係。

在近期招開的民進黨代表大會上,蔡英文若能凍結台獨黨綱,改為維持現狀的黨綱,也有益兩岸關係的進展。

三、台灣的未來
為台灣兩千三百萬同胞的前途著想,要搞台獨,最後面臨的就是戰爭,結果是生靈塗炭。如果選擇闡明民進黨主政的政府,是依據憲法的中華民國政府,在此基礎上願與大陸和平來往,也有助於兩岸免於緊張情勢。

溝通是兩岸不二法門,在世界局勢巨變時,台灣如何自處是要有智慧,希望蔡英文能把握時機 ,排除台獨的維持現狀,才是真正需要的現狀。

美國國會通過台灣旅行法,又通過了近兩年的國防授權法,表面上台美關係有進展,但實際上,是美國總統與國務院是為美國的利益,來操作台美關係,並非實質有效的安全保障。

台灣生存與安全是在台灣的主政者有何戰略思維,台北應與華府,北京保持等距離關係,進行兩岸和平發展,是台灣安全最佳保障。

如果台灣有實質權力的官員,天天說是「台獨的行動者」,無助台灣的安全,只會將海峽對方的軍機,軍艦做常態繞台,同時在福建沿海附近,實施實彈演習,非台灣之福。作為在台灣的中國人,我們沒有對前途悲觀的理由,馬英九執政八年,因承認九二共識,台海和平相處,簽署了兩岸二十三項協議,並沒有喪失中華民國主權,也沒有失去一寸土地。

九二共識是最明智的安全保障,至盼蔡英文能明思慎辨。

李慶平(前海基會副祕書長、前中國廣播公司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