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址效應是錯誤的理論!台南非震央卻重創 「張助馨地震效應」使然

15104362_1200x1000_0

記者 張助馨 專論

2016年2月6日高雄美濃凌晨發生芮氏規模6.4地震,卻重創台南。地震專家說,這與震波運動方向和「場址效應」有關。

一般專家認為,所謂「場址效應」,即東西向的震波從美濃傳遞到台南時,遇到土壤較軟的沖積層,震波被放大、週期拉長、震動時間較久,構成對建物較不利因素,因此高樓或低矮樓房出現共振現象,甚至倒塌。

筆者研究地震20餘年發現,主流專家學者在找不到真正原因之下,必須提出一個比較可以讓人信服的理由,於是「場址效應」就成了遠地震度大於震央的唯一理由。

如果仔細查考,這個說法是錯誤百出的。

這次美濃地震規模為6.4,美濃震度為5級,屏東市為5級5,高雄市為5級,嘉義市為 5級,距離較遠的雲林縣草嶺震度反而最大,居然高達6級。如果按照專家的說法,應該是「震波從美濃傳遞到草嶺時,震波被放大、週期拉長、震動時間較久,因此震度較大。」然而,草嶺遠在雲林縣,地處山區,並非土壤較軟的沖積層,震波如何被放大、週期如何被拉長、震動時間何以較久?專家學者的論點是站不住腳的。

再說,鄰近美濃的屏東市、或高雄市、嘉義市一樣是土壤較軟的沖積層,為何震波沒有被放大、週期沒有被拉長、震動時間沒有較久?

過去宜蘭或花蓮發生地震,台北震度有時較大,專家學者一致的說詞也是「場址效應」,即震波從宜花傳遞到台北時,遇到土壤較軟的沖積層,震波被放大、週期拉長、震動時間較久。如果「場址效應」是正確的,應該具有恆常性的,也就是說,每一次宜花稍大地震,台北震度一定要比震央高,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也就是說,「場址效應」不見得每次都精準。

一個學說或理論必須放諸四海皆準,才能稱之為學說或理論,如果處處矛盾,無法自圓其說,則一定是站不住腳的。

這次美濃地震,距離較遠的雲林縣草嶺震度反而最大,這不是「場址效應」,而是「張助馨地震效應」

筆者為業餘地震專家,筆者認為:地球快速的自轉與公轉,造成岩漿劇烈的擾動,岩漿在攪動的過程中,撞擊到地殼時就會發生地震;板塊斷裂或板塊擠壓是地震造成的結果,而非地震的肇因。岩漿在攪動的過程中,有如大面積的海浪,起起伏伏,下沉之後再上湧衝撞地殼,第一個岩漿浪頭撞擊點就是震源所在,跟隨在後的浪頭體積卻更大,因此其撞擊的地殼衝撞力更大,引發的震度必然更大。

採用這個理論,印證在這次美濃大地震就沒有值得懷疑的地方。

從下面的示意圖中,可以清楚發現,岩漿跟潮水、波濤一樣,有高有低,左邊有浪頭,右邊也有浪頭,後面經常有一堵更厚實的浪頭。當第一波體積較小的浪頭撞擊地殼時,震央撞擊點震度不會太大:就在幾乎同一時間,第二波岩漿浪頭撞擊另一個點時,震度就會大於第一個撞擊點。
sendAttachment

筆者不是標新立異,而是將最正確的地震新知公諸於世,敬請先進不吝指教。

【編按】更多的地震新理論請參考張助馨臉書。地震專家張助馨筆者新書—-〔大地震要來了〕將在日本311地震5周年前夕由元神館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