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Hard Fun社區少年籃球錦標賽

2018 Hard Fun社區少年籃球錦標賽 32隊社區少年團結發聲

少年需要更多『安全、可近、好用』的球場和休閒空間 勵友中心呼籲政府 重視少年休閒權益

【記者 沁諠/台北 報導】

台北市基督教勵友中心7月14、15日假靜修女中,展開兩天的『2018Hard Fun社區少年籃球錦標賽』,由316位來自台北市各學校熱愛籃球的少年組隊參加,是一場非甲級籃球校隊學生參與的社區籃球盛事。

2018Hard Fun 社區少年籃球錦標賽大合照

這群少年長期於社區中自發練球,透過這次比賽團結發聲,除了展現他們付出努力、提升技巧、團隊合作、建立榮譽的『認真玩(Hard Fun)』精神,也希望共同為台灣各地的少年爭取更多安全、可近、好用的球場和休閒空間。勵友中心董事長高正吉鼓勵參賽少年『享受比賽』,陳重光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陳炳甫則勉勵少年『要帶著熱情、以認真玩的態度,面對比賽。』台北市政府社會局兒少科科長王惠宜以自身的故事勉勵少年『勇於探索自己更多的可能性』。

贈球儀式,陳重光文教基金會贈送每個參賽隊伍籃球一顆。左起陳重光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陳炳甫、少年代表蕭辰修、勵友中心董事長高正吉、社會局兒少科科長王惠宜。

從『一支社區籃球隊』到『一場5vs5籃球比賽』的背後故事
97年的暑假,一群接受北區少年服務中心服務的個案嗆社工『來打球、來單挑阿』社工到了球場,才發現這群少年不但穿著拖鞋、牛仔褲來打球,而且口氣態度極容易擦槍走火而發生衝突『是不會把球傳出來喔!』、『你會不會阿!』

社會局局長許立民開球

為了讓這些少年可以好好打球,勵友在士林北投區成立了第一支『北少籃球隊』,除了專業教練教導籃球相關知識、訓練球技外,更希望透過籃球這活動建立少年的團隊意識、學習服從。每次練球結束後,社工會召集少年聊聊今天的表現和最近的生活,並對少年的成長給予肯定和回饋,慢慢地,少年愈來愈有禮貌和自信,甚至對學習和生涯發展也有了動力。

好樣少年_KD舞團開場

101年第二支『中大籃球隊』在中山大同區成立,社工在從事外展工作時,將社區中不愛唸書愛打球的、課後遊蕩的、想打球沒伴的少年組成了團體,然而少年姍姍來遲、不愛練體能、打不好互相責怪,團體幾乎要瓦解,為了讓團體可以蛻變成為自發練球、追求榮譽的球隊,社工費盡了心思,終於找到以比賽作為目標帶著球員突破。中大籃球隊教練林立群表示『剛開始少年們在球場上會搶鋒頭,不知道團隊合作,輸球時也會吵架。因此,陪著他們練球的過程中,要教導他們瞭解每個隊友的特性,運用隊友們的優勢分工,讓他們知道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希望能夠幫助他們心理成熟度與球技一同成長。』

參賽少年一同呼籲政府重視少年休閒權益

社區的少年無法參加校隊學生參與的校際比賽,雖然社區偶有三對三鬥牛的賽事,但沒有標準全場式的比賽經驗,為此勵友中心從98年開始舉辦籃球比賽,從一開始4隊,到如今32隊的規模,不但培養了自己球隊學生的能力,也提供熱愛籃球的社區少年盡情展現的舞台。少年達浪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這樣的比賽機會,增加了我們比賽的經驗。』

如今勵友有球隊成員考入甲組籃球校隊,多位國中生進入體育班,多位高中生透過體育保送大學,並且願意持續指導球隊學弟、回饋社區。

球賽閉幕式

勵友和32隊社區少年球隊團結發聲 呼籲政府重視少年休閒權益
45年來深耕少年服務工作的台北市基督教勵友中心,目前共有9個服務據點,每年服務約850位兒童及少年。今年是中心第八次舉辦社區籃球錦標賽,感謝『財團法人陳重光文教基金會』、『震旦集團陳永泰公益信託』、『南山人壽聯和通訊處』用愛響應支持愛運動的社區少年一個熱血的暑假。

青年組冠軍隊伍明倫高中隊。

此次比賽的冠軍隊伍分別是青年組的明倫高中隊以及少年組的永樂國小校友隊,明倫高中隊隊長夏韡哲在受訪時提到『這是高中的最後一場比賽可以拿冠軍很開心,希望社區有更多的室內籃球場,讓學生下雨天也有地方可以打籃球。』而永樂國小校友隊隊長許益菖則表示『常常約小學同學一起去大稻埕污水處理廠練球,但是距離很遠,走路要15分鐘坐公車需要更久的時間,遇到下雨天就沒有辦法打球。』
勵友中心和32隊社區少年球隊共同呼籲:
一、呼籲台北市政府體育局針對「運動中心」公益時段辦法進行修正

現有公益時段是以福利身分區分,由低收、身心障礙者優先使用,然而此時段其實流於未管理的情況,即使低收或弱勢少年仍須與場中成人共用。希望可以依著不同年齡層做出區隔,例如:限定籃球場的部分框架是給青少年,以免形成排擠效應。

二、呼籲台北市教育局,在各校運動場館租借辦法中,保留少年優先使用時段。

少年組冠軍隊伍 永樂國小校友隊

目前各校的室內運動場非上課時間是開放由單位團體抽簽、付費使用,但租借費較高,少年無法負擔,多是成人組隊借用。希望少年課後和周末的時段能保留讓青少年或青少年相關團體優先借用,在收費部分,也希望能針對青少年身分者,提供公益價格降低少年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