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人訓練成果-文旦果醬成品。

打開山興部落文旦出路 搖身一變成為果醬

【記者 劉瑞娜/花蓮 報導】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為協助發展部落農產業,打開部落農產品通路,朝向產業多面向發展,107年9月26日於吉拉卡樣農場辦理部落行動教室-花蓮縣鳳林鎮山興部落文旦加工利用班,有來自山興部落以及吉安、瑞穗、新城等57位族人及農友共襄盛舉,均表示受益良多。

放入糖及檸檬酸後,學員認真地攪拌。

花蓮農改場劉興榮課長表示,此次行動教室的辦理緣由係由部落的協會初步建議,農改場隨即評估部落的需求及產業困境後,積極規劃辦理部落行動教室。本次課程開設文旦加工,實作為主理論為輔,教族人用簡單的方法來創造高附加價值的加工品。

花蓮農改場劉興榮課長致詞。

山興社區發展協會陸先衡總幹事表示,山興部落的文旦遍布在海岸山脈的半山腰,是部落主要的果樹產業。近年來文旦產業遇到銷售的瓶頸,生產出來的鮮果品面臨滯銷,一旦放置過久會變質,因此想到來製作果醬,創造部落農產品的新生命。

陳柏翰助理研究員介紹介紹文旦加工原理。

本次課程依部落需求,規劃文旦加工利用課程,主要安排果醬製作,由花蓮農改場農產加工專家陳柏翰助理研究員及陳金村研究助理,介紹文旦加工簡介及果醬實作課程。族人為了學習文旦果醬製作,還特別用當地的文旦做為原料,而且參與的學員大部份是部落的婦女。實習課時採分組進行,在大家努力學習下,成果相當豐碩,完成了許多文旦果醬。

頒贈結業證書予族人。

部落族人曾金德表示,為了復興部落的文旦產業,山興社區發展協會積極開拓文旦的出路,活絡果樹產業。這次花蓮農改場教授的果醬課程非常實用,未來若結合部落婦女人力以及假日之單車客源經過部落,使文旦產業得以看到曙光。

全體合照留影。

本年度的部落行動教室已告一段落,並造訪花蓮宜蘭12個原鄉部落,辦理24場次,培育1102人次族人及農友,成果相當卓著。除了現場上課輔導外,也為族人開啟諮詢窗口,課程結束後,仍持續再和講師連繫,進行個別輔導,部落行動教室延伸性的推廣效益不容小覷。明年度的部落行動教室也開始規劃中,請各位族人及農友拭目以待,並踴躍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