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園區盧根陣所長(右)贈書陳瑞樺教授。

陳瑞樺:建構僑鄉移民史 凝聚島嶼文化力

陳瑞樺教授《博物館名人講堂》開講。


文化園區管理所《博物館名人講堂》系列演講活動

【記者 徐迪/金門 報導】

僑鄉是金門文化的核心元素,並也是金門人自我認同的根基。由金門文化園區所主辦的第五次《博物館名人講堂》系列講座,國慶十月十日(週三)假期於下午14:00開講,雖逢假日鄉親參與依然踴躍。

現場聽講鄉親踴躍!

此次演講邀請到國立清華大學社會系的陳瑞樺教授,以《移民與博物館:遷移年代的移民再現與社群建構》為題,一方面討論移民課題在當代博物館的發展中的意義,另一方面也具體地討論文化園區如何能夠深化金門自身的僑鄉特色,因為它不僅有助於強化金門與海內外金門僑民之間的關係,還能深化文化的發展,並促進金門的觀光。

文化園區盧根陣所長(右)頒陳瑞樺教授感謝狀。

金門文化園區管理所所長盧根陣表示,此次演講所觸及的,除了是普遍金門鄉親的生活經驗與歷史記憶,其實它更是本島文化發展的重要力量,因為其中存在著宗族與宗教的底蘊,並因而牽動了島上內外與聚散之間的情感。因此,文化園區長年累積所規劃的「宗族與僑鄉文化數位館」,也就與此次的演講關係密切。這個「宗族與僑鄉文化數位館」是《活的閩南文化園區(島)》整體計畫裡的關鍵設計,初步已獲得文化部及國發會的支持。有了宗族與僑鄉文化館,不僅能讓在地及海外金門鄉親的歷史記憶有個安置的所在,也能結合「新南向政策」、促成金門未來內外合一的發展。

第五次《博物館名人講堂》系列講座已在國慶假期順利結束,當天現場來了非常多鄉親,由於移民的課題引起在場聽眾興趣,提供了許多的意見與問題。陳瑞樺教授提到,移民博物館是晚近才逐漸發展的博物館類型,但事實上全世界不僅有大量的移民,而且當下的全球化時代裡,更是人類歷史上移民最多、流動最快的時代。金門是僑鄉,而且還是現下中華民國境內唯一的僑鄉,我們實在可以,並且必須好好地發展移民博物館,不單單因為這是時代的趨勢及金門的特色,移民博物館還清楚地記載了先人努力及土地歷史,這些是值得我們重視與驕傲的文化。

鄉親發言互動熱烈!

此次受邀的陳瑞樺教授本身也是出自於金門的移民,而其近年來的研究主題即是移民與博物館。因此,此次演溝的主題對陳瑞樺教授來說,是理性與感性的結合,也就是以他的專業來為情感上的原鄉有所貢獻。陳瑞樺教授是留學法國的社會學博士,2008年取得學位之後隨即返回母校任職。近年來,其研究的主題是移民與土地,而在這一動一靜之間,也就反映了金門人的文化基因:金門不只有大量的移民,但也對土地有著深厚的情感,才使得離鄉背井的金門人仍是情牽原鄉,讓金門變成僑鄉。陳瑞樺教授在接受了演講邀請後也提到,人類歷史上其實也就不斷地遷徙,但一來從來沒出現過如現代的大規模移民,再者這些移民也不必然會造就僑鄉,不單單因為絕大多數移民並沒有回到原鄉,當下世界的交通方便了,也使得鄉愁不再那麼濃厚。有鑑於此,僑鄉是個很特別的時空環境下,才會出現的文化現象,而金門就有這樣的特質,並且還留下了非常豐富的文化遺產,值得深入探討。

陳瑞樺教授再進一步補充,移民博物館的建立,還讓我們可以變得更溫柔,我們了解到自己是移民,也在面對當下的移民時,更能設身處地的了解他們、接納他們,再一起創造新的文化。金門人過去落番創造了當地的新文化,今天也有很多新金門人來到金門,也正在創造新的金門文化。


文化園區盧根陣所長(右)呼應陳瑞樺教授推動金門僑鄉文化。

文化園區盧根陣所長表示,移民與博物館之間的關係其實是很密切的,但長久以來,移民並未成為博物館的主題。此次能邀請陳瑞樺教授主講他多年來的研究成果,不單單符合了《博物館名人講堂》推廣博物館科普的目的,也是文化園區及金門鄉親們高度關切的主題。文化園區在去年通過的《文化園區總體發展經營計畫》裡,就規劃了「宗族與僑鄉文化數位館」,並得到文化部及國發會方向上的支持,其原因除了作為僑鄉的金門可以成為「新南向政策」的灘頭堡之外,很重要的還在於金門的僑鄉文化非常地精緻,不僅是金門文化的特色,還值得成為人類共同的文化遺產。盧所長表示,這場演講除了是陳瑞樺教授個人的尋根之旅,也是金門人認識自身文化的一個機會。 

除此之外,盧所長也再提到,演溝的主題對陳瑞樺教授來說,是理性與感性的結合,移民博物館是陳教授的專業,而他本身就是金門的移民,父祖輩到了越南,之後再轉往台灣,這使得他的演講特別感人,並邀請陳教授參與、支持僑鄉文化數位館的建置。

文化園區盧根陣所長(右)、陳瑞樺教授、金大劉名峰教授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