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一國兩制臺灣方案/楊海峰

【楊海峰 專論】

一、源 起
1月2日,習近平在《告臺灣同胞書》四十周年紀念講話中,將“九二共識”清晰定義為海峽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並且提出探索兩制臺灣方案。蔡英文隨後將九二共識與一國兩制相捆綁,利用臺灣社會普遍誤解“一國兩制”的抵觸情緒,強硬表態臺灣“始終未接受九二共識,也絕不會接受一國兩制”。近日,蔡英文接受日本產經新聞專訪再次表示:一國兩制絕非解決兩岸問題的處方箋。中國國民黨在1月3日發表六點聲明,重申九二共識即是一中各表,也表示現階段“一國兩制”恐難獲得臺灣多數民意的支持。

而事實上,無論是民進黨,還是國民黨,都對大陸堅持的“九二共識”和“一國兩制”存在重大的迷思。大陸所說的“海峽兩岸同屬一個中國”,本身就包含兩岸應該相互尊重、存異求同,並非專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是給中華民國留有”各自表述“模糊空間的,根本沒有消滅中華民國的意圖,不然也不會一直將飽受爭議的”九二共識”作為對台的大政方針。習近平之所以提出探索兩制臺灣方案,說明大陸已經認識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框架下的一國兩制港澳模式不適合臺灣。依照中華民國憲法的規定,中華民國的疆域包含大陸地區。以臺灣的法理來講,海峽兩岸也是同屬一個中國,只不過是同屬一個中華民國,在憲法沒有修改之前,中華民國的臺灣地區和大陸地區並沒有分裂,甚至還包含外蒙古。從臺灣視角來看,在中華民國一中憲法架構下,臺灣實行的是資本主義制度,大陸實行的是社會主義制度,兩岸現狀其實也是“一國兩制”。只是民進黨不肯遵守中華民國一中憲法,在台獨道路上越走越遠;國民黨為了選舉利益,在一個中國原則上也是含糊其辭,談“一國兩制”色變,才導致臺灣社會都誤以為“一國兩制”就是一個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框架下的港澳模式。實行“一國兩制”,就是中華民國被大陸吞併了,這才是臺灣社會抗拒“一國兩制”的根源。

因此,只要臺灣各政黨、團體和各界人士都願意尊重兩岸政治現狀,嚴格遵守中華民國一中憲法,“一國兩制”根本不像臺灣很多政治人物所說的那麼可怕,在臺灣也是完全行得通的。前提條件,大陸需要照顧臺灣朝野的共同堅持,正視中華民國的事實存在。筆者的2019版一國兩制臺灣方案(以下簡稱一九方案),正是在尊重並兼顧中華民國在臺灣事實存在的政治基礎上提出的。

截止目前,筆者尚未看到兩岸有任何政黨或個人,完整提出一國兩制臺灣方案。在大陸召開2019年度全國人大和全國政協會議之際,筆者將自己精心設計的一國兩制臺灣方案公開發表,供大陸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以及兩岸的專家學者進行討論,希望能夠抛磚引玉。

二、兩岸僵局的根源
當前兩岸間的僵局,表面上看,是民進黨不接受九二共識造成的。深層的原因,也是僵局的根源,仍是國共內戰遺留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與中華民國憲法,主權重疊對立,治權互不承認。共產黨不肯正視國民黨堅定捍衛的中華民國在臺灣的事實存在,國民黨接受已經被國際主流社會承認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也有相當大的困難。

1992年,為了因應兩岸間日益增多的事務性協商的形勢需要,兩岸雙方授權海協、海基兩會,達成“求一中原則之同,存一中涵義之異”的共識,這是一個擱置兩岸憲法主權爭議、共創經濟雙贏的權宜辦法。九二共識只是臺灣陸委會前主委蘇起,在2000年4月命名的一個名詞。國共兩黨都願接受九二共識這個名詞,但對九二共識的意涵至今存在不同意見。共產黨堅持的九二共識,強調一個中國原則和謀求國家統一,一中指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黨堅持的九二共識,在吳敦義和馬英九主政期間,都在突出一中各表,一中指的是中華民國。誠如國共兩黨都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但對一個中國意涵存在分歧一樣;國共兩黨都在堅持九二共識,但對九二共識意涵也沒有共識。民進黨是依照中華民國憲法競選成功重新上臺的,作為臺灣的執政黨,並非不能接受一個中華民國,只是國共兩黨在一個中國意涵上沒有共識,這才是民進黨不願接受九二共識的根本原因。由於兩岸憲法主權重疊對立、治權互不承認的政治矛盾,並沒有從根本上化解,國民黨主張的一中各表,也一直沒有得到共產黨的公開認同。在馬英九第二個總統任期,國共雙方即便都在堅持九二共識,兩岸政治性議題也都無法進行商談。

因此,如何化解兩岸憲法主權重疊對立,治權互不承認的政治矛盾,才是破解當前兩岸僵局的關鍵。現在和將來,無論臺灣由誰執政,實現兩岸關係正常化,這是必須跨越的一道坎。國共兩黨沒有必要一直在九二共識這個名詞上,與民進黨纏鬥不休,也不可能得到想要的結果。有智慧的做法,應該是另闢蹊徑,先化解國共兩黨在九二共識問題上產生的政治分歧。

三、當前兩岸的政治現實
任何政治僵局的破解都需要立足並尊重現實。當前,兩岸最大的政治現實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神聖領土的一部分,但在現實中從未對臺灣地區行使過統治權。依照中華民國憲法,中華民國的領土範圍涵蓋大陸地區,但從1949年以後,也沒對大陸地區行使統治權。中華人民共和國已經取代中華民國,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並先後與世界上178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係,中華民國仍與17個國家維持著邦交關係。兩岸要破解當前的僵局,首先都必須尊重這一政治現實。

四、一九方案的提出
基於以上政治現實和分析,筆者提議一個化解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與中華民國憲法,主權重疊對立,治權互不承認的政治矛盾,也可以說是通過深化九二共識,精心設計的能夠實現兩岸互利共贏的一國兩制臺灣方案:

兩岸憲法主權既然是重疊的,又無法承認對岸是一個國家,兩岸雙方根據各自憲法,相互承認對岸政府為自己憲法框架下的特區政府。

亦即,大陸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承認臺灣地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框架下的政治特區,實際統治臺灣地區的中華民國政府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臺灣特區政府,中華民國總統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臺灣特首。在聯合國和178個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中華民國政府只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框架下的臺灣特區政府。

在“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簡稱一中各表)”的政治基礎上,大陸也應默認:臺灣根據中華民國憲法,承認大陸地區是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的政治特區,實際統治大陸地區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就是中華民國大陸特區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就是中華民國大陸特首。在現有的17個中華民國邦交國,中華民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只是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的大陸特區政府。

我是你的政治特區,你也是我的政治特區。這樣,兩岸雙方既對等尊嚴,都有臺階可下,又可實現憲法重疊主權下治權的相互承認,夯實大陸和臺灣的政治連結。只要兩岸在國際上不推行雙重承認,就不會造成“兩個中國”。

兩岸互認特區後,就像一枚硬幣的一體兩面,一面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一面是中華民國,由於兩岸互認特區融為一體了,兩岸在各自的建(邦)交國都能代表中國,根本就不存在兩個中國的問題。臺灣再進行一中各表,大陸也就不會再有顧慮。因此,兩岸互認特區,可以說是對九二共識的深化,也是對一中各表的夯實。

1991年4月30日,在李登輝主政下,臺灣宣佈廢除《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終止動員戡亂時期,不再視中國共產黨是叛亂團體,已經單方承認中共政權統治中國大陸的事實。臺灣承認統治大陸地區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的特區政府,是有社會基礎的。

大陸承認實際統治臺灣地區的中華民國政府,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框架下的特區政府,也完全符合“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對台大政方針。

當年,大陸確立“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對台方針後,鄧小平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 臺灣實行一國兩制後,只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省,可以叫特別行政區,可以保留立法權和終審權,甚至可以保留軍隊,但要取消中華民國國號、國旗、國徽和國歌。江澤民和胡錦濤主政時期,大陸一直在遵循鄧小平有關“取消中華民國國號、國旗、國徽和國歌”的一國兩制框架。但是,大陸不正視和承認中華民國的事實存在,兩岸就無法開啟政治對話。因此,鄧小平設計的一國兩制框架是具有時代局限的,也是需要超越的。

習近平主政大陸後,雙方主管兩岸事務部門負責人舉行了四次工作會談,都是互稱官銜。兩岸主管事務部門負責人能夠互稱官銜,其實就是兩岸相互承認對岸政府的初級階段。並且,兩岸領導人于2015年11月7日,在新加坡也曾舉行過習馬會,現在距兩岸相互承認對岸政府僅有一步之遙。

如何讓大陸正視和承認中華民國的事實存在呢?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在推翻中華民國的政治基礎上成立的,近七十年來,大陸民眾一直都是接受這樣的教育,讓大陸完全翻轉過來,承認中華民國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就等同大陸自我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非法,大陸民眾是沒法接受的,也是行不通的。

因此,只有折中變通一下,兩岸相互承認對岸政府是各自憲法框架下的特區政府,大陸以政治特區的變通方式間接承認中華民國的事實存在,臺灣也以對等尊嚴的方式,夯實中華民國憲法所規定的與大陸的政治連結,消除大陸對台獨的疑慮。這樣,兩岸的國號、國徽、國旗和國歌都可以保留下來,繼續維持現狀,又不會造成兩個中國。兩岸相互承認對岸政府的問題,就能得到妥善解決。這個一國兩制臺灣方案,也許當前的兩岸政府都未必滿意,但最終的結果一定是雙方都能接受或忍受。在沒有更好的一國兩制臺灣方案提出之前,筆者堅定認為這就是在臺灣落實一國兩制最好的方案。

以大陸的視角,承認中華民國政府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框架下的特區政府,即把中華民國臺灣特區化,等同在臺灣地區落實了“和平統一,一國兩制”。而且不需要像接收香港和澳門那樣,既要制定基本法,又要成立特區政府籌備委員會。有別於鄧小平設計的“馬照跑、舞照跳”一國兩制香港方案,筆者設計的一國兩制臺灣方案,就是“街頭照上,總統照選”。

以臺灣的視角,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的特區政府,也是在落實“一國兩制”,只不過是中華民國現行一中憲法架構下的“一國兩制”,而且還能鞏固中華民國的主權國家地位。兩岸互認特區後,臺灣同胞不僅可以理直氣壯地說“中華民國是主權國家”,而且在現有的17個邦交國,中華民國還能代表大陸的領土和人民。

根據兩岸憲法,兩岸相互承認對岸政府為特區政府並不困難,難點在於兩岸無法相互接受“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名稱。在這一點上,兩岸可從中華傳統文化中汲啟政治智慧。老子曾說:“名是道的外相”。兩岸若繼續以對抗排斥對岸的舊思維,去解讀不斷變化中的兩岸政治關係,就會因一個國家之“名”而困擾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之“道”,兩岸政治關係僵局永遠也無法打開。若改以包容接納對岸的新思維,兩岸雙方雖然都有國家之“名”,但都把對岸當成自己憲法框架下的政治特區,不再繼續視為無法接納的國家,長期困擾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憲法主權重疊對立的世紀難題,也就有了破解之道。

五、一九方案在兩岸及國際政治生活中的運用
兩岸互認特區後,都從各自憲法層面實現了與對岸的政治連結,也相互承認了對岸政府的治權,可以把兩岸政治關係從“有你無我、有我無你、互不隸屬”提升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隸屬”,從而解決兩岸及國際政治中的很多現實難題。

譬如,兩岸領導人會面時的稱謂問題。

2015年11月7日,兩岸領導人在新加坡舉行習馬會時互稱“先生”,仍是一種擱置主權爭議解決稱謂問題的權宜辦法。兩岸互認特區後,不論在兩岸場合,還是在國際場合,兩岸領導人都可以會面,也都可以互稱官銜,只是把對方視為特首即可。

在兩岸領導人稱謂問題上,兩岸各政黨領導人一定不要自我設限。破解兩岸僵局,兩岸領導人終歸要見面。假如習近平見面時稱呼蔡英文“女士”,在台方一再堅持對等尊嚴的情況下,蔡英文只能稱呼習近平“先生”,這樣就把兩岸領導人、尤其把大陸領導人的政治格局都人為降低了。作為一介鄉野小民,筆者對兩岸領導人的稱謂,尚且能夠抱持開放的視野和包容的胸襟。心胸大了,很多所謂的大事也就變小了。由衷希望兩岸領導人在處理稱謂問題上,務必都要解放思想,展現出大政治家的非凡氣度。

又如,兩岸在對岸邦交國的國際空間問題。

兩岸互認特區後,在中華民國的17個邦交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就是中華民國大陸特區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就是中華民國大陸特首,大陸領導人可以隨時到中華民國邦交國進行訪問,不過只能享受中華民國特首的政治禮遇。

同理,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178個建交國,中華民國政府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臺灣特區政府,中華民國總統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臺灣特首,臺灣領導人也可以隨時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國進行訪問,當然也只能享受中華人民共和國特首的政治禮遇,大陸不僅不應再打壓,而且還要提供馳援,讓臺灣領導人充分感受兩岸一家親的溫暖,盡享大國的尊嚴和榮耀。

這樣,不僅能夠解決臺灣在大陸建交國的國際空間問題,同時也擴大了大陸在臺灣邦交國的國際空間。

再如,臺灣參加聯合國及國際組織問題,就以每年爭議較大的臺灣參加世界衛生大會(WHA)為例。

2016年5月,正值臺灣政權交接之際,民進黨新政府的代表,拿著世界衛生組織秘書處原本發給國民黨政府代表的邀請函,順利出席了當年的WHA。2017年以及2018年,儘管民進黨執政團隊多方爭取,由於兩岸官方溝通聯繫管道中斷,世界衛生組織秘書處沒有向臺灣發邀請函。假若兩岸關係得不到改善,臺灣今後出席WHA的機會仍然為零。

兩岸互認特區後,中華民國政府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框架下的一個特區政府,臺灣當然可以出席所有國際會議,包括WHA,而且可以使用“中華民國”的名稱。臺灣領導人當然也可以用“中華民國總統”的名義,親自參加國際會議,譬如親自出席APEC。這相當於兩岸在國際上各讓一步,大陸給臺灣面子,臺灣給大陸裡子,雙方都海闊天空。

也許大陸有人會問:臺灣以“中華民國”的名稱參加WHA,豈不造成了兩個中國? 筆者的解疑是:臺灣以“中華民國”的名稱參加WHA,雖然名稱上會出現兩個中國,但中華民國和香港特別行政區一樣,僅是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臺灣特區出席WHA的,實質上體現的仍是一個中國原則。至於臺灣有人說是以主權國家參加WHA,國際主流社會不會承認,在兩岸和平發展的特殊歷史時期,大陸也不要斤斤計較,這能體現大陸事臺灣以仁。

以臺灣視角,臺灣既可在國際上使用“中華民國”的名稱、又能享受比香港特區、澳門特區更加優厚的特區待遇,這叫臺灣事大陸以智。

在聯合國及國際組織,一個中華民國,兩岸各自解讀:臺灣可以自我解讀為主權國家,大陸當然解讀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框架下的政治特區。這樣,大陸贏的是“一中原則”,臺灣贏的是“中華民國走向世界”,不僅能夠化解臺灣參加WHA僵局,也為今後臺灣加入其它國際組織,以及未來成為聯合國觀察員提供一個可以套用的互利共贏模式。

六、結 語
當前,兩岸間的僵局持續下去,會對兩岸各項交流產生嚴重阻礙,我們身處其中的兩岸同胞都是受害者,相信這種狀況,是任何有良知的中華兒女都不希望看到的。兩岸互認特區,具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目前兩岸官方聯繫管道已經中斷近三年,與兩岸執政黨都有溝通管道的中國國民黨,可以居中承擔起斡旋作用。根據臺灣現行法律的規定,國民黨人士與大陸協商政治議題,需要得到民進黨當局的授權。在此,筆者公開呼籲吳敦義,在充分瞭解筆者的一九方案後,登高望遠,拋開歧見,主動拜見蔡英文,爭取獲得授權,以筆者精心設計的一九方案,作為國共兩黨以及國、民、共三方善意互動的共同政治基礎。大陸以黨領政,黨政合一,吳敦義既是臺灣最大在野黨主席,又曾擔任臺灣當局副領導人,若能獲得蔡英文授權,透過國共平臺協商,就意味著開啟兩岸官方政治對話。特殊的歷史時期,就需要以特殊的方式來處理。蔡英文可以授權宋楚瑜出使APEC,有什麼不可以授權吳敦義,來大陸與習近平就一九方案交換意見?

【作者簡介】楊海峰,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中國共產黨員,民間學者,潛心從事台海及國際問題研究三十年有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