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就職演說與大陸的上、中、下三策

記者 楊海峰 專論

520就職演說即將登場,海峽兩岸及國際社會都在翹首期待。在台獨勢力的牽制下,以及蔡英文超強抗壓的柔韌個性,筆者合理研判:蔡英文的就職演說不會用言辭刺激大陸,但也不會接受大陸再三強調的九二共識及其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核心意涵,仍會以勝選後接受《自由時報》專訪提出的四個面向為基調,重申維持兩岸現狀。由於大陸前一階段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原則立場上,把話說得很重很死,如何回應蔡英文的就職演說,520之後的兩岸關係如何演進,牽動每一位關心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炎黃子孫的敏感神經。

大陸對蔡英文就職演說有三種可能回應,也可稱為三策:
一、下策:不滿意,也不能忍受,回應措詞嚴厲,兩岸開始“鬥”,走向全面對抗狀態。

以大陸目前的政經及軍事實力,即便不動用軍事力量,僅以經濟、外交手段,譬如中斷兩岸熱線及協商,限縮路客及赴台採購,打壓臺灣國際空間,阻擋臺灣所謂的南向政策及參與區域經濟整合等等,都能對民進黨的執政能力造成沉重的打擊,出現這種結果,受傷害最大的一定是2300萬臺灣人民。作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主導方,台海局勢無論如何發生變化,大陸都有不可推卸的歷史責任。兩岸關係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息息相關,大陸一旦因九二共識爭議與重返執政的民進黨對抗,將不利於爭取臺灣民心,也不利於落實“十三五”規劃以及達成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

當前,由於東海、南海領土爭端和朝鮮核試,中國的周邊環境也不太平。蔡英文的任期可能四年,也有可能八年,按照大陸現有的政治體制,習近平的任期最多還有六年多。如果在自己的任期內連中國內部事務的臺灣問題都無法搞定,13億大陸人民會有多少人相信,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能夠帶領中國各族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呢?作為一位愛深責切的中共黨員,筆者在此善意諫言習總書記,在兩岸關係的重要節點上,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一定要展現應有的胸襟、氣度和仁愛,盡力將兩岸關係朝和平的方向引導,決不能留下“智慧有餘,仁愛不足;集權有方,治國無能”的歷史評價。

二、中策:不滿意,但能勉強忍受,回應除重申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原則立場外,措詞相對溫和,兩岸開始“拖”,進入冷和平狀態。

蔡英文提出的“在中華民國憲政體制下推動兩岸關係,維持現狀”,其實與馬英九執政團隊堅持的“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維持兩岸不統、不獨、不武現狀”並無二致,為什麼大陸相信國民黨而不相信民進黨呢?一是因為民進黨有台獨黨綱;二是因為民進黨長期“逢中必反”,已經給大陸留下“麻煩製造者”的負面觀感。

但是,只要民進黨在執政期間不主動挑釁大陸法理台獨的底線,大陸會保持克制,雖不會像幫國民黨那樣,來幫民進黨提升執政績效,也不會輕易與民進黨執政團隊產生對抗,兩岸關係維持“比陳水扁時代要好,比馬英九時代要壞”的不熱不冷狀態,一直拖下去。民進黨會繼續借“中華民國”中華民國之名,以切香腸的方式,在課綱、文化等方面行台獨之道,臺灣在政治上會越來越獨,兩岸民心也會越來越疏離。但在經濟上,由於受到大陸限縮,臺灣會變得越來越弱,未來與大陸談判統一問題時,完全沒有討價還價的本錢。民進黨能把國民黨拖下臺,相信共產黨也一定能把民進黨拖垮臺。上臺像武則天登基,下臺像慈禧太后駕崩,這恐怕也不是民進黨蔡主席想要的結局。

三、上策:不滿意,但能夠感受到蔡英文是在以最大努力釋放善意,並以善意在回應中明確表態,願與民進黨執政團隊通過平等協商解決政治分歧,兩岸進入“和”的狀態,拉開全面和解的序幕。

520之後,兩岸能不能進入全面和解的狀態,有一個重要的檢視機會,就是民進黨新執政團隊能不能順利參加5月23日的世界衛生大會(WHA)。5月16日,WHO秘書處已經回函現任臺灣衛福部長蔣丙煌,完成報名程式。由於WHO邀請的是臺灣現任衛福部長蔣丙煌,准衛福部長林奏延能否順利出席WHA,仍然存在著變數。

民進黨准執政團隊一邊不認同WHO秘書處邀請函連結“一中原則”、一邊又接受邀請,本身就是一個自相矛盾的決策,也是對WHO和聯合國“2758號決議文”不夠尊重的一種失禮,這樣除了讓國際社會嘲笑民進黨是煮熟的鴨子——嘴硬之外,對今後臺灣拓展國際空間有害無益。在兩岸關係面臨著鬥、拖、和的當下,臺灣還有人主張在參加WHA過程中,向WHO抗議國際社會公認的“一中原則”,簡直是“腦殼裡可以漂拖鞋”的想法。

目前,民進黨准執政團隊與大陸在臺灣參加WHA問題上,存在著“鬥而不破”的微妙互動。大陸同意WHO邀請是一種善意的表達,民進黨准執政團隊沒有直言不接受“一中原則”,而只是在聲明中用“並無關聯”,在回函中用“沒有必要”等躲避字眼,也是一種善意的表達。如果蔡英文的就職演說,能夠讓大陸感受到是在以最大努力釋放善意,既然邀請函已經發了,報名程式也完成了,相信准衛福部長林奏延搭乘國共兩黨在九二共識基礎上良性互動的末班車,出席今年的WHA應該不成問題。

然後呢?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已經明確表示:如果兩岸九二共識的政治基礎遭到破壞,今後上述安排將難以為繼。即便大陸將來顧及2300萬臺灣同胞的利益,允許臺灣參與國際組織。臺灣今後參與其他國際組織,也很有可能因為今年的WHA形成通例:其它國際組織再向臺灣發邀請函,同時也會加注聯合國“2758號決議文”和“一中原則”,在民進黨執政期間,臺灣只能穿著小鞋在國際舞臺上行走。

下面,筆者提議一個臺灣參加WHA的方案,可以實現國、共、民三黨三贏:民進黨既然願意在中華民國憲政體制下推動兩岸關係,就大大方方接受以中華民國現行憲法為基礎的“一中原則”,大陸進一步釋放善意,答應臺灣以“中華民國”的名稱、仍以觀察員身份參加WHA。

根據兩岸現行憲法,臺灣地區和大陸地區既是中華民國的固有疆域,同時也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神聖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既然兩岸都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不能承認對岸是一個國家。兩岸可以根據各自憲法,承認對岸是自己憲法框架下的一個特殊行政區域(簡稱政治特區)。亦即,大陸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承認臺灣地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框架下的一個政治特區,實際統治臺灣地區的中華民國政府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臺灣特區政府,中華民國總統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臺灣特首。在九二共識的政治基礎上,大陸也應預設臺灣根據中華民國憲法,承認大陸地區是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的一個政治特區,實際統治大陸地區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就是中華民國大陸特區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就是中華民國大陸特首。這樣,兩岸雙方既對等尊嚴,又可從各自憲法層面實現“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主權連結。

根據兩岸憲法,兩岸接受對岸為政治特區並不困難,難點在於兩岸無法相互接受“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名稱。在這一點上,兩岸可從中華傳統文化中汲啟政治智慧。老子曾說:“名是道的外相”。兩岸若繼續以對抗排斥對岸的舊思維,去解讀不斷變化中的兩岸政治關係,就會因一個國家之“名”而困擾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之“道”,兩岸政治關係僵局永遠也無法打破。若改以包容接納對岸的新思維,雖然兩岸都有國家之“名”,但都把對岸當成自己的政治特區,不再繼續視為無法包容和接納的國家,長期困擾兩岸的政治關係難題也就有了破解之道。按照兩岸相互接納對岸的新思維,兩岸間的政治關係就是“特區與特區的關係”。

也許大陸有人會問:大陸和臺灣同時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華民國的名稱參加WHA,豈不造成了兩個中國?筆者的解疑是:聯合國“2758號決議”已經明文: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代表是中國在聯合國組織的唯一合法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華民國同時參加WHA,雖然名稱上會出現兩個中國,中華民國政府僅是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臺灣特區政府參與WHA的,實質上體現的仍是一個中國原則。至於臺灣有人會說,是以主權國家參與加WHA,國際社會不會承認,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特殊歷史時期,大陸也不要去斤斤計較,這能體現大陸事臺灣以仁。只要兩岸在國際上不推行雙重承認,就不會造成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

從民進黨角度,既已表態願意在中華民國憲政體制下推動兩岸關係,若能以中華民國的名義走向世界,也符合2300臺灣同胞的願望和民進黨多年來的政治主張,沒有道理再拒絕接受以“九二共識”為基礎的“一中原則”,或直接叫“一個中華民國原則”。在臺灣島內,可用“中華民國是主權國家”安撫臺灣民眾;在國際上,既可用“中華民國”的名義、又能享受比香港特區、澳門特區更加優厚的特區待遇,這叫臺灣事大陸以智。

一個中華民國,兩岸各自解讀:臺灣可以解讀為主權國家,大陸當然解讀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框架下的政治特區。這樣,共產黨贏的是“一中原則”,民進黨贏的是“中華民國走向世界”,國民黨贏的是“一中各表”。不僅能夠化解臺灣參加WHA爭議,也為今後臺灣加入亞投行和其他國際組織提供一個可以套用的互利三贏模式,以及解決臺灣與其他國家關係等問題,都有借鑒意義。

【作者簡介】楊海峰,男,漢族,農民,高中肄業,中共黨員,生於1968年農曆7月15日,身份證號碼412826196807152279,家住河南省汝南縣王崗鎮余莊村余莊65號,長期研究台海問題, 聯繫(電話)微信13683048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