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派員、安徽記者站長紀良發在塌方現場搶險。

池州洪水重災區 災後生產自救忙

【記者 紀良發/安徽池州 報導】

池州市東至縣洋湖鎮地處山區,是洪水重災區,如今洪水已經退去,當地不等不靠,第一時間展開災後恢復和重建工作,生產生活秩序逐漸恢復。7月19日,記者到重災區東至洋湖鎮採訪,四面環山的洋湖鎮,熱得像個蒸籠。記者看到災區幹群鬥志昂揚,正在全方位抓緊災後恢復、重建和生產自救工作。

早點讓居民用上自來水
洋湖鎮電焊工彭撿爾在洋湖大橋上手拿焊槍的手,汗水不停流淌著,厚厚的防護工作服早已經被汗水浸透。彭師傅作業的地方,在洋湖大橋的橋面上,7月3日的洪災,這座橋被嚴重損壞,成了危橋,通過橋面的自來水主水管也中斷,橋東的幾個村全部停水。

他說:現在就是儘快讓水管對接,早點讓居民用上自來水。

修建的第一座便橋
7月3日的洪災,洋湖鎮泥黃橋已經完全垮塌,泥黃村和外界唯一通道中斷。

泥黃村村支書何軍第一時間參與了便橋的搶修,他告訴記者,便橋5日開始設計,6日備料,7日通行,速度飛快,是東至縣災區修建的第一座便橋。

在倒塌大橋上方50多米外,就是已經修好的臨時便橋,便橋使用涵管和水泥板搭建,寬3米,人車都能通行。記者看到,有些村民正在通過便橋將收割的煙葉運輸到村裏的烤房。村民在河兩岸種植的煙葉,不少都過了水,橋不通不能運輸,就只能爛在地裏,便橋的建成對泥黃村意義重大。便橋修通過以後,把煙葉全部打下來,及時烘烤,現在這一塊可以說損失降到了最低。

不等不靠開展生產自救
洋湖鎮是池州市這次受災最為嚴重的鄉鎮之一。7月3日,山洪一夜之間橫掃洋湖鎮,水、電、路、橋損毀嚴重。3座橋樑完全坍塌,一座嚴重受損,各類道路水毀27公里;溝渠沖毀150多處;河壩倒塌26公里,多個水庫出現險情。7月4日,洪水過境後,洋湖鎮不等不靠,立即組織開展災後恢復和重建。

鎮長徐洪河帶領鎮黨員幹部走村入戶,第一時間摸清全鎮受災情況,並制定出災後重建計畫表。在徐洪河的辦公室,記者看到,厚厚的一疊表格,詳細標明了地點、災情概況、修復方案、修復進程、責任人等內容,不少已經修復完成。

徐洪河自己的家也受災,被水淹沒。可他無暇顧及自己的小家,因為洋湖鎮這個大家更需要他。說起這次水災,這位皮膚曬得黝黑的漢子,眼角閃著淚花。不是因為不能顧及家人,也不是因為自己挨過多少個不眠之夜。他知道,最當務之急的是讓群眾的生活儘快好起來

徐洪河告訴記者:供電,通訊已全部修復了,烏沙河上3座大橋,老百姓通行的便橋,我們在2天之內就全部打通了,所有溝渠倒塌的我們進行了清淤,保證農田的灌溉,突擊搶排稻田積水、扶秧和洗苗,並組織包村幹部、村兩委做好群眾思想工作,增強群眾的自救決心,鼓勵他們樹立自救信心,儘快恢復生產。與此同時, 洋湖鎮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的原則,指導群眾做好田間管理,保苗促長,以管補災,引導鎮村和農戶及時開展補種改種,千方百計幫農民降低洪災帶來的損失。

通過一系列的努力,目前, 洋湖鎮災後秩序逐步得到恢復,受災群眾思想基本穩定,日常生產生活正常進行,各項抗洪救災工作正在有序展開,當地群眾對恢復生產充滿信心。

眼下,在 洋湖鎮受災農村的公路上、民宅旁、農田裏,到處都是群眾災後自救忙碌的身影。該鎮利用當前的晴好天氣,迅速開展災後生產自救,確保將洪澇災害損失降到最低。
图二村庄浸泡洪水中05_看图王
村莊浸泡洪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