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左到右,海科館副館長陳義雄,海洋大學生科院程一駿院長,海科館吳俊仁館長,金門縣政府鐘立偉科長,林務局保育組夏榮生組長,受贈魚類合影。

蝶鯉共舞魚類多樣性特展 海科館6/29隆重揭幕

人工繁殖的大鱗梅氏細鯿參展。


到基隆海洋科技博物館來看魚

【記者 石莉安/金門 報導】

農委會林務局、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及金門縣政府合辦「來看魚 蝶鯉共舞魚類多樣性」特展於6月29日(五)於基隆的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舉行,現場共展示51個活體缸,首次呈現臺灣溪流中的珍稀少見的鯉科魚類及海洋中美麗的蝴蝶魚及棘蝶魚,現場可看到在臺灣本島已滅絕消失的大鱗梅氏鯿、新的臺灣特有種,每周末還有魚類大師免費分享講座,非常適合水族愛好者及親子共遊,金門縣政府歡迎鄉親若有暑期活動規劃,可以到基隆看看金門大鱗梅氏鯿的故事。

臺灣擁有豐富淡水生態系與生物多樣性資源,經調查記錄之淡水魚種已達260種以上,並具有高度特有性,為陸域生態系中僅次於鳥類之最具物種多樣性的脊椎動物類群。惟臺灣淡水魚面臨氣候變遷、棲地過度開發、汙染等威脅,且因為外來魚種的入侵,使得生存更是岌岌可危。在政府機關、民間與企業團體積極投入及國人保育意識提升下,進行保護區劃設、封溪護魚、引入生態工法整治溪流河川及人工復育等策略,有效降低部分魚種生存壓力。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此次與林務局、金門縣政府等共同合作辦理的水生生物生態系列特展,展區共包含六大主軸,分別為臺灣特有魚種與珍稀魚類、蝶魚王國、愛魚知識、魚藝欣賞、DIY活動區與文創商品區。希望藉由各種水族生態展示與活動體驗內容,認識臺灣淡水魚類、外來種入侵及相關保育工作,也透過色彩艷麗的海水蝶魚一起關心海洋生態議題。

大鱗梅氏細鯿在台灣消失近百年的神祕魚,前後被三位學者發現,三度命名,定位不明,在過去的魚類圖鑑僅可見到手繪影像,2001年在現任海科館副館長陳義雄授的奔走查證下,「大鱗梅氏鯿」確認存在於金門島上;大鱗梅氏細鯿當初發現時,數量僅約400條,在縣府、金門縣水產試驗所、海洋大學及農委會林務局的合作下,目前總數已超過3萬尾,且分佈範圍陸續擴大至金門植物園等多數流域,復育情況獲得相當成果;而過去被認為是臺灣石鮒的黃鰭石鮒(新臺灣特有種),又僅見於臺灣北部少數擁有乾淨水域的河川、水渠及湖塘等棲地,因這樣的生態習性,生存棲地遭受破壞與汙染,與外來引入種如慈鯛科魚種入侵競爭,有族群消失之疑慮,這次也在蝶鯉共舞魚類多樣性特展中特別展出,讓大家一睹為快。

本次特展也特別與郵政博物館一同合作,共同展出畫家鄭義郎先生臺灣魚類郵票的原畫作品集與攝影展,非常難能可貴。此外,金門縣水產試驗所也將所內研發的海藻養生昆布、多醣海藻麵線、鱟娃娃等15項產品於海科館內販售,讓民眾不僅大飽海水魚與淡水魚眼福,也呈現金門特有且豐富的海洋文化價值。

「來看魚~蝶鯉共舞魚類多樣性特展」於107年6月29日至107年9月30日在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一樓特展廳展出,為期3個月,讓一般民眾能有機會見到國內美麗且珍稀魚類資源,歡迎水族愛好者及親子一起到海科館來玩。

【大鱗梅氏鯿小檔案】
◆消失近百年且身世成謎之神祕魚

  這條消失近百年的神祕之魚,前後被三位學者發現,三度命名,定位不明,在過去的魚類圖鑑僅可見到手繪影像,沒有確切的實體攝影紀錄。最終,在現任海科館副館長陳義雄授的奔走查證下,「大鱗梅氏鯿」這條傳說之魚確認存在於「金門」這塊小島上,但可惜的是,金門極可能是全球僅剩的自然棲地。
  大鱗梅氏鯿又稱大鱗細鯿,最初由生物學者喬丹(David Starr Jordan)於1903年發現,只因為首次命名者喬丹和學生於該年疑似將Suwata(宜蘭縣蘇澳一帶舊稱)誤植為Kotosho(蘭嶼),變成「蘭嶼石鮒」,這使得後續的發現者重複為這條魚命名;1908年,英國魚類學家雷根(Regan)在嘉義採集發現,並將魚種命名為「大鱗石川魚」;1920年,日本生物學家大島正滿(Oshima)又在屏東麟落採集發現,重新命名為「高木氏細鯿」。
  一百年來,大鱗梅氏鯿被誤認為蘭嶼石鮒、大鱗石川魚及高木氏細鯿,只因當初命名學者錯置地名,導致後來發現者一再重複為大鱗梅氏鯿重新命名,該魚種原本是我國原生梅氏鯿之一,但從1920年至今,台灣再也沒有可借查證之任何紀錄了。
  所幸,國內淡水魚類研究者鄭昭任的研究登出,民國四、五十年間曾於金門發現過細鯿。時任海洋大學陳義雄教授承襲前人的腳步,在2001年證實此事,並在金門六個採集點找到大鱗梅氏鯿,陳教授為了解開蘭嶼石鮒這種不可能發生在蘭嶼的初級淡水魚之謎,於2003年飛越亞、歐、美三洲,遍尋各地博物館模式標本,意外解開這些謎團,確認三種魚所指其實是同一種魚,並根據「二名法」命名原則,保留雷根的「大鱗」種名,屬名則用大島正滿的「細鯿」,而稱為「大鱗細鯿」,同時依其科屬將其正名為「大鱗梅氏鯿」,也證實目前僅存於金門地區。
  在金門地區,由於經濟發展及人為的開發下,溪流河道人工水泥化,造成棲地不斷的遭受破壞,也使得金門原生淡水魚的生存壓力有增無減,再加上外來種魚類的資源競爭及掠食威脅與日俱增,導致大鱗梅氏鯿族群銳減,甚至面臨滅絕。最終在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2008年對台灣淡水魚類資源與保育的研究中,已經將大鱗梅氏鯿列入優先保育的名單中,林務局及金門縣政府也共同全力進行大鱗梅氏鯿的保育及復育工作。

金門水試所的海藻在海科館販售。

◆大鱗梅氏鯿小檔案
學名:Metzia mesembrinum (Jordan & Evermann, 1902)
英名:Large-scale lesser bream
中文別名:大鱗細鯿、高木氏細鯿、高木氏黃鯝魚、大鱗梅茨魚
俗名:闊鯽仔、車栓子、淡水魩仔(金門)
動物類群:鯉形目,鯉科、梅氏鯿屬
瀕危等級區分:第三級保育類(易危)
生息環境:雜食性,藏身於水生植物生長茂盛之水域。

◆大鱗梅氏鯿 大紀事
2001年 陳義雄教授發現金門縣斗門溪有穩定的群族量
2003年 依其科屬將其正名為「大鱗梅氏鯿」
2011年 陳教授研究團隊於斗門溪已未能採集到大鱗梅氏鯿,僅剩光前溪約500公尺未整治之自然棲地有部份族群分怖,經調查約400隻
2012年 逢枯水季且棲地周邊為高粱小大面積種植區域,導致光前溪棲地嚴重乾枯,開始投入救魚工作(165隻,並保種飼養)
2013年 與棲地周邊農友合作及辦理產銷班說明會,於雨季時將救回種魚分二批放流回棲地,於該年開始進行追蹤調查,枯水季同時啟動救魚及清除外來種作業
2014年 枯水季進行清淤並開挖深潭工程,另於1公里外之大型農塘進行抽水接管工作,開始實施抽水補注,該年年底紀錄到成群的大鱗梅氏鯿,調查族群量約4,065尾;另同步進行金門原生植物園內水體移地復育工作,完全移除外來種後,放流300尾大鱗梅氏鯿,人工復育200隻(幼體)、野生個體100隻(成體)2015年 光前溪因枯水季影響,族群量約1,093尾;金門原生植物園約8,493尾
2016年 當年雨水豐沛,光前溪族群量約9,558尾;金門原生植物園約18,142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