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國際化—國際人才培育座談會」,產官學民倡議創新思維培育國際人才。(左起:實踐大學郭壽旺副校長、交通大學陳冠能國際長、立法院范雲委員、大園國際高中朱元隆校長、臺灣國際文教創新交流協會(AICEE)劉慶仁理事長、藍鯨行動講學創辦人林薇、中正大學許華孚國際長、AICEE 洪志衛執行長、DAAD臺北德國學術交流資訊中心金郁夫(Dr. Josef Goldberger)主任、Hahow好學校蕭詩樺經理、AICEE 傅慧雯秘書長、教育部翁慶才副執行秘書)

疫情下國際人才培育?產官學民齊聚找解方

聚焦「虛擬移動力」、「普及化」、「在地視野」降低疫情衝擊

【記者 沁諠/台北 報導】

臺灣國際文教創新交流協會於11月20日舉辦「在地國際化—國際人才培育座談會」,由交流協會理事長劉慶仁主持,邀集立法委員、政府官員、學校代表及民間人士與會,共同討論在新冠疫情影響下,如何以創新思維持續培育國際人才,會議聚焦「虛擬移動力」、「普及化」及「在地視野」等方式降低疫情衝擊,幫助青年學生提升國際素養。

圖:臺灣國際文教創新交流協會舉辦「在地國際化—國際人才培育座談會」,由理事長劉慶仁主持,邀集立法委員、政府官員、學校代表及民間人士與會

此次會議邀集了立法院范雲委員、教育部中小學教育國際化專案辦公室翁慶才副執行秘書、實踐大學郭壽旺副校長、桃園市立大園國際高中朱元隆校長、國立中正大學許華孚國際長、國立交通大學陳冠能國際長、臺北德國學術交流資訊中心金郁夫主任、藍鯨行動講學創辦人林薇及好學校公共事務經理蕭詩樺等產官學民代表共同與會。會議開始前,竹風教育基金會徐榮聰董事長、徐子鑑董事及國立清華大學陳信文副校長特出席交流,與會者就不同面向深入探討疫情影響下的國際人才培育對策。

圖:立法委員范雲(左二)強調,國際人才應具備「終身」的國際化能力,包含語言及區域周邊國家的基本認識,更需要掌握跨文化的溝通能力

交流協會理事長劉慶仁指出,今年許多國外教育機構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紛紛將實體授課改為線上課程,而臺灣防疫有成,各級學校幸能維持正常上課,然而在邊境封鎖國際交流活動幾乎停擺的情形下,需要以超前佈署的「在地國際化」創新思維,提供青年學生低門檻的創新國際化活動參與方式。
圖:教育部中小學教育國際化專案辦公室翁慶才副執行秘書(左二)指出,在疫情影響下推動「在地國際化」是非常務實且前瞻的作法

立法委員范雲首先表示,過去大家習慣「海外國際化」,但能具備國際移動經驗者仍是極少數,因此「在地國際化」是必要的作法,且可普及給所有的人,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的影響下,強化「虛擬移動力」,讓學生在學習與思考中知道數位科技的優勢與極限,同時也增強與全世界的連結。范委員強調,國際人才應具備「終身」的國際化能力,包含語言及區域周邊國家的基本認識,更需要掌握跨文化的溝通能力。

圖:實踐大學郭壽旺副校長(左二)表示,國際素養的提升應該從「文化認同」與「國際自信心」出發,若對自己的文化不理解,就無法與國際進行有意義的連結

教育部中小學教育國際化專案辦公室翁慶才副執行秘書指出,在疫情影響下推動「在地國際化」是非常務實且前瞻的作法。教育部近期積極推動的「中小學國際教育2.0」的政策精神,即是聚焦在「普及化」,透過建立產官學民協力平台,讓中小學提出需求,把學校特色、地方特色放入,全方面關注學生、教師及第一線行政人員,達成「築巢引鳥」的政策成效。

圖:大園國際高中朱元隆校長(左二)以推動IB課程(國際文憑)的經驗為例,從校長到授課教師,在課程的思考與規劃都需要具備國際元素,培養學生從「國際協作」而非「國際競爭」的方式,了解發生在世界的大小事

實踐大學郭壽旺副校長表示,國際素養的提升應該從「文化認同」與「國際自信心」出發,若對自己的文化不理解,就無法與國際進行有意義的連結。建立紮實的文化認同,才有穩健的國際自信心,這是政府的責任,應把國際化最終目標,界定在國際人才的多元標準,而非只有成績很好的菁英,也要幫助菁英以外的年輕朋友,能在不同領域上,藉由國際化提升個人自信心。

圖:國立中正大學許華孚國際長(左二)指出,大學「在地國際化」作法非常多元,中正大學的「國際學伴」制度,以「一對一」的方式,讓本地學生與國際學生長時間深度交流,有助於刺激跨文化的激盪

大園國際高中朱元隆校長則呼應翁慶才副執行秘書的看法,並以大園國際高中推動IB課程(國際文憑)的經驗為例,教學體系在國際化的推動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從校長到授課教師,在課程的思考與規劃都需要具備國際元素,培養學生從「國際協作」而非「國際競爭」的方式,了解發生在世界的大小事。

圖:藍鯨行動講學創辦人林薇(左二)分享在歐洲求學的經驗,她認為重視自己的歷史,了解自己,是提昇國際素養的第一步

國立中正大學許華孚國際長指出,大學「在地國際化」作法非常多元,促進校園裡多元觀點的相互交流是非常有效的方式。國立中正大學的「國際學伴」制度,以「一對一」的方式,讓本地學生與國際學生長時間深度交流,加上國際學生社團活動及東南亞異國美食週等,建構國際化的校園,有助於刺激跨文化的激盪。

圖:國立交通大學陳冠能國際長(左二)表示,培養國際素養,語言只是工具,更重要的是學生能否具備開闊視野

藍鯨行動講學創辦人林薇分享在歐洲求學的經驗,她認為「了解自己」是提昇國際素養的第一步,重視自己的歷史,就會有自己的定位,有了明確的在地觀點,從實際的議題出發,會比較容易從容地與國際社會交流。

圖:Hahow好學校公共事務經理蕭詩樺(右)指出,世界變化的很快,體制內課程有時沒辦法這麼快跟上腳步,擁有強烈動機的學生,透過良好的數位平台,一樣有機會接觸到能提昇國際經驗的課程內容

國立交通大學陳冠能國際長表示,培養國際素養,語言只是工具,更重要的是學生能否具備開闊視野,為了不讓學生在疫情期間喪失認識世界的熱情,國立交通大學開設「探索世界: 交大人所應具備的國際觀」通識課程,邀請講者演講授課,搭配校外參訪,將世界帶來學生面前。

圖:臺北德國學術交流資訊中心金郁夫主任表示,國際化的目標是培育出「世界公民」

Hahow好學校公共事務經理蕭詩樺指出,學生若未能找到培養國際素養的動機,不知道自己生命中為何要放入國際化經驗,目標訂得再清楚,都是紙上談兵。她也贊成「虛擬移動力」的重要性,她強調世界變化的很快,體制內課程有時沒辦法這麼快跟上腳步,擁有強烈動機的學生,透過良好的數位平台,一樣有機會接觸到能提昇國際經驗的課程內容。

臺北德國學術交流資訊中心金郁夫主任表示,國際化的目標是培育出「世界公民」,而「在地國際化」並不是「海外國際化」的下一步,兩者是「國際化」的一體兩面。

圖:交流協會洪志衛執行長(右一)指出,協會作為民間組織,將持續搭建政府、學校及產業對話的平台,深入聚焦國際人才培育與在地國際化等議題

交流協會洪志衛執行長指出,交流協會作為民間組織,將持續搭建政府、學校及產業對話的平台,深入聚焦國際人才培育與在地國際化等議題。交流協會近期將推出一系列的傑出國際人才影音專訪,並引進美國、歐洲及日本等國外大學聯盟線上課程,藉由融合真實與虛擬的國際移動力,幫助更多青年學生理解與參與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