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走入日常生活!台中文學館開館

【記者 賴孟科/台中 報導】

台中文學館去年4月完成建物外觀修繕並開放文學公園,日前完成全館展示工程,26日正式全面開館,市長林佳龍表示,台中文學館在整體設計上存舊立新,展現與台中連結作家的文學創作,以動靜態方式展示中部文學發展軌跡,而且文學館就在柳川、第五市場旁,具有獨特的「台中味」,讓文學走入庶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將成為台中文學發展軌跡的新地標。

位於西區樂群街的台中文學館,原為日治時期的警察宿舍,採獨棟獨院格局,主體建築保存完整,外觀保有日式風情並附設倉庫,反映當時的文官體制和日式官舍建築技術,而且建築主體後方有株樹高超過18公尺的老榕樹,樹型優美、氣根成瀑,市府於98年登錄為歷史建築,並於99年4月起,配合文化資產活化再利用,設立「台中文學館」。

台中文學館今日正式全面開館,由林市長、文化局長王志誠、立委黃國書、市議員江肇國及多位台中作家共同揭幕,民謠大師陳明章則現場獻唱〈望春風〉及〈下午的一齣戲〉,祝賀台中文化新亮點的誕生。

「台中是孕育文藝創作的豐富土地!」林市長表示,今天台中文學館正式開館,期間經過許多人的努力,從原來即將廢棄拆除的警察宿舍予以保留、活化再利用,象徵邁入新的階段,將成為文化的靈魂與精神的地標,而且文學館位置就在柳川、第五市場旁,具有獨特的「台中味」!

林市長也指出,市府對文化十分重視,今年文化預算從10.8億增加至14.8億,成長36%,期盼豐富市民的生活與心靈,因此台中文學館在整體設計上存舊立新,展現與台中連結作家的文學創作,並運用文、圖、音、影等多媒體,讓文學不再像是高高在上的神壇,而是融入庶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歡迎市民朋友走進來,享受屬於文化城的生活氛圍。

當初推動設立台中文學館的立委黃國書表示,台中是文學發展興盛的城市,從日治時代前的舊詩社文人活動非常多,像是櫟社、中州詩社,日治期間更加豐富,有張文環、呂赫,戰後則有楊逵等人,這些台中歷史上非常重要的作家都是國家級的文學家,台中擁有如此精彩的文學歷史一定要有一個在地的文學館,而台中文學館從原本的廢墟變身為具有文學深度的場館,實現了許多人對於文學的夢想,同時也是歷史建築再利用的絕佳典範。

「這是一個百花齊放的文學世代!」上一屆文學貢獻獎得主廖玉蕙認為,近年在市府的努力下,從百師入學開始,到編輯叢書、文學史與文學地圖的建立等,逐步讓許多作家願意到台中來,甚至在台中安居落戶,台中文學館是一個具有吸引力的地方,見證了文學對於台中人的重要性。

文化局長王志誠表示,台中文學館是全國最漂亮的文學館,不僅與作家息息相關,而且走出去就是有紅茶、蚵仔麵線的第五市場,走入市民的生活。台中文學館共有6棟館舍,規劃常設展區、主題展區、研習講堂、兒童文學區、主題餐飲區及行政區。

其中常設一館透過「文心飛瀑」、「文學珍珠」等互動裝置,介紹台中文學家及台中文學發展概況;常設二館主題為台中文學地景、文學旅行,以「坐看文起時」等互動設施,呈現台中市文學地圖。主題展區則規劃主題式展覽,首場展覽安排「春光關不住-普羅作家楊逵特展」,展出楊逵的手稿、照片、大事紀等,並模擬設置楊逵的書房起居室,詳細呈現作家的生命故事和創作軌跡。

此外,今天的台中文學市集為全國首例,創設靈感來自七○年代詩人周夢蝶在明星咖啡屋樓下擺書攤的模式,邀請蘇紹連、林廣、康原、李長青、林德俊、林恬安、林秀蓉、鐘麗琴等8位作家親自擺攤,販售自己的簽名書,與讀者第一類接觸,行銷文學書籍,開創城市閱讀風氣。

文化局表示,為推廣文學館,文化局今年7月起也陸續舉辦理「妖怪創作坊」、「台中作家青年力系列講座」、「台中文學館名家講座」等系列活動,8月27日則有「開喜音樂會-遇見文學大師」,邀請台中文學貢獻獎得主回娘家,及知名歌手鐘麗琴及小老鷹樂團演唱文學音樂作品;8月28日「楊逵野菜宴,大家來逗陣」活動登場,體現楊逵與青年們共同學習、共勞共食的精神,歡迎踴躍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