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鄉彥黃奕文(圖左二)捐贈父親黃順良遺留下來的製麵機組予金門文化園區歷史民俗博物館,已於博物館第三展示館展出。左起文化園區管理所所長盧根陣、黃奕文、文化局局長許正芳、台師大東亞所教授江柏煒到場參觀。

黃順良捐金史館製麵機組 重現超越半世紀打麵故事

【記者 舒遠/金門 報導】

文化園區歷史民俗博物館最近新添一組典藏文物~製麵機組,經過恢復整理已公開亮相,該組受贈文物製麵機組放置在博物館第三展示室展出,今(14)日文化局長許正芳前往參觀,文管所盧根陣所長與捐贈人黃奕文現場解說。許局長對於黃家的捐贈盛舉表示感謝,並特別讚美博物館獲得如此有意義的生活性文物典藏展示,使博物館的生命力躍動百分百,讓文物的親近性、親和力洋溢整個展場。

文化園區管理所所長盧根陣(右三)贈感謝狀給黃奕文(右二)。

此一製麵機組已進場展覽,很多好奇參觀遊客經過都眼睛為之一亮,眼尖遊客更能識貨知道的故事好料!108年7月24日金沙鄉俊黃奕文來到文化園區博物館,此時他家留傳的老台製麵機組剛剛由搬運工抬進第三展示室,因經整理後打上黃油漬漬油銹味撲鼻,整組機器零件分散,外行人看個大概也不明細裡,捐贈人黃奕文看了機組在現場比劃搬弄,「這組機器我小時候就在我家了,伴隨我一路長大歲月,它轟隆轟隆皮帶牽引滾動的聲音,仍至今讓我難忘!」黃奕文邊說邊回憶,「對機器都很熟悉的,現在把它再裝回去也不難,就像人一樣也走了50年的時光,歲月總是會留下感情的!」

據黃奕文指出,這一套機器是他們父親黃順良購置使用的,時間超過半世紀以上。他的父親黃順良先生金沙鎮後浦頭人,生於民國七年,卒於一百零一年,享年94歲。黃家以務農為生,父親黃順良也是地方聞人,尤其善行可風。記得當年金沙鎮沒有郵局屋舍,都向居民承租民宅作為郵局營業屋舍,郵局局長乃請求黃順良先生,希望能提供現在金沙鎮國中路上郵局現址土地,央請黃順良先生捐出該土地建立郵局,黃順良一口答應,金沙鎮郵局從此就有落址土地開始營運,黃順良此一捐地建地方郵局的義舉,展現他無私奉獻義助地方的可貴精神。

黃奕文組裝製麵機

黃順良於民國四五十年間,向台灣廠商購買日本製打麵機,請來金城的技師前來組裝,因機組設備過大,無法順利搬入屋內,於是拆除屋頂,才可將機器置入屋內。黃順良開始學習操作,並找來當年部隊中的大陸籍師傅教學如何製麵。

民國五十年代,金門還是戰爭吃緊的年代,當年金沙鎮除居民外,尚有金東師駐軍兩萬多人,麵食算是主食打麵非常忙碌,沙美共有四部打麵機打麵,提供金沙軍民所需。配合戰時戰地物資需求,當年大部分麵粉都由台灣進口,或由軍方之麵粉來換取代工後之麵條、麵線、油麵、油乾(油麵曬乾)。

製麵機組展示常民文化有看頭!

這台打麵機使用柴油引擎,是民國四、五十年之產品,還有更早期打麵機是用手工,或半機械式之捲筒切割機來製作打麵。由組合後的機組可看出另保留一台飼料打碎機,也稱做五穀雜糧打碎機,可製作肥料打包外賣或代工,農民帶回飼養牲畜。時隔六十年後,其他三組均已淘汰廢棄,僅留黃順良這一台還保留完整。

據文化園區盧根陣所長表示,黃順良捐贈製麵機組,重現超越半世紀打麵故事傳成佳話!歷史民俗博物館收藏品除緊扣歷史脈絡之外,金門島上也有很多充滿常民文化的歷史結晶,此次承蒙黃順良其子黃奕文先生願意提出祖傳製麵機組捐贈給文化園區歷史民俗博物館,特別表達謝意。此部機器由製麵主機、攪碎機、和麵機、其他篩網、皮帶等零組件共同構成,可說完整呈現該機組的全功能運作與實際操作程序,一睹實物即可重現原始場景,讓人就有歷歷在目的感覺,它述說了金門史的一段故事,由文化資產保存的角度看也有不同凡響的意義!

黃順良捐贈製麵機組現存放在文化園區歷史民俗博物館第三展示室,該展室以「歷史風華」為佈展主題。內有金門貝塚文物展示,金門人遷移史,百工興市模範街風貌,金門布袋戲,浯江書院與科舉制度等展出內容,花帔、麵線架、出洋客、街頭賣藥人、朱子訓讀像等,具體展示金門常民文化的過往今來,貼近日常生活,走入金門歷史風華深入了解金門尋常百姓基本生活,現在又加入新贈製麵機組,讓該展示館更有看頭!

後浦頭黃家老厝、當年製麵機架設老屋內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