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文弄墨耀中原—王林功書法藝術欣賞

舞文弄墨耀中原—王林功書法藝術欣賞

【記者/黃海濤】王謝堂前出俊賢,林棲谷隱美名傳,功德兼隆澤後世,武文弄墨耀中原。一位高人寫給王林功先生的這首藏頭詩激起我採訪他的興趣。

王林功,1949年3月生,河南南召人,1968年3月入伍,1969年6月入黨,歷任戰士、班長、排長、軍分區參謀、武警中隊長、副大隊長、大隊長、武警河南總隊處長、副參謀長、參謀長(正師),武警大校警銜。1998年12月轉業,歷任河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廳副廳長、河南省人民防空辦公室副主任、主任、黨組書記。2008年1月當選河南省第十一屆人大代表、省人大常委會委員,任河南省人大常委會民族僑務、外事工作委員會主任。2013年底退休。現為中國藝術書畫家協會理事,河南省書法家協會會員,河南省書畫學會副主席,河南省人大書畫攝影研究院副院長,中國蓮花書畫院名譽院長。

王林功自幼熱愛書法,以行草為主,兼臨隸篆。其作品紮根傳統,繼承傳統,弘揚傳統。章法佈局,計白當黑,疏密有致,舒適得體;中鋒用筆,線條律動,結體端莊,是具有真才實學的實力派書法家。曾多次組織及參加單位書畫展,多次參加省書法作品展,並與2014年4月參加了韓國論語碑林造成書畫大展。先後獲得“蓮花溫泉杯”全國書畫徵文一等獎和海峽兩岸書畫徵文金獎等多項大獎。

中國書法,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自倉頡造字以來,從鳥文、陶文,到甲骨文、石鼓文,從散氏盤、毛公鼎,到泰山刻石、琅琊刻石,由籀而篆,自正而草,演繹了中國書法獨具魅力的藝術符號,先後湧現了鐘張二王,顛張醉素,顏柳歐趙,米蔡蘇黃等一大批燦若星辰的書法泰斗,形成了浩如煙海的名家碑帖。這是我們民族值得驕傲的傳統精神財富。作為後來者,我們有責任學習傳統,繼承傳統,弘揚傳統,完善傳統。王林功先生就是一位孜孜不倦學習傳統,老老實實繼承傳統的書法家。張遷碑、乙瑛碎、蘭亭序、聖教序、淳化閣帖、三希堂法帖等,他都不知道臨習了多少遍。

王林功先生讀本臨帖,師古不泥,入帖無我,出帖無他。融會貫通,集百家之長。其書法藝術提升之快,大有日新月異之象。初見他的行書作品《沁園春》時,深感氣定神閑,用筆飽滿,結體瀟灑,線條有力,進而推想到,他在書法旅途上,走的都是正路,根基打得扎實,臨過名家碑帖,且學有所成。後來,再看他的現場發揮時,更覺心中一驚,眼前一亮。原來他的書法造詣相當高深。接觸多了,見到他的作品也多了,其中不乏精品之作,特別是《憶江南》、《大鳳歌》、《重上井岡山》、《論語》、《六盤山》等,行雲流水,氣象萬千,筆墨酣暢,抒情愜意,甚至呈書法大家之風範。王林功先生把戎馬半生的軍旅豪氣、身居領導崗位的膽識謀略,化作大氣磅礴的書法藝術,確實令人震撼和鼓舞。

童式書法創始人童心田認為,書法之道,在於陰陽和諧。我國古典哲學認為,天與地、日與月、山與水、男與女、動與靜、強與弱等。皆陰陽之效也,太極之圖,陰陽和合,陰中有陽,陽中有陰,盛極而衰,否極泰來。書法之道亦如此,一幅書法作品造詣之高低,最終取決於其陰陽和諧之程度。反觀王林功先生的書法之作,已然窺見此道且運用自如,可謂之點如高空墜石,橫如千里陣雲,撇如鐵劃銀鉤,捺如公孫舞劍,其字裡行間,或錐畫沙,或屋漏痕,或折釵股,既古為今用,又別名心裁,常常寄妙理於法度之中,抒豪情於作品之外。從他的《武警雄風》、《夢想成真》、《寶地生輝》等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出,不管是章法佈局,還是筆法墨法都充分體現了這種陰陽和合的書法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