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新冠症候群

中醫面對長新冠症候群的因應優勢

記者 林國華 編輯報導 | 2023.05.26 |

面對梅雨季來臨,以【濕毒】引爆的新冠肺炎恐將再起,至於確診過的患者遺留下來的【長新冠症候群】如何因應呢是大家關心的,判別【長新冠症候群】,確診過的人如果會出現呼吸道、皮膚症狀,例如掉髮、紅疹,或是憂鬱、焦慮、失眠、腦霧、心悸等,都屬於是確診遺留的常見症狀。因應與病毒共存時代的來臨中藥在治療長新冠方面的優勢,中藥在治療長新冠方面具有優勢,中醫透過「辨證論治」的方式,以個別化醫療、精準醫療等方法,為不同體質、年齡、性別的民眾提供預防或治療新冠肺炎的中藥。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特色是濕毒

「風、寒、暑、濕、燥、火」這緻病的六淫邪氣中,殺傷力最強的是【濕邪】。濕氣,可以說是21世紀人們健康最大的危害之一,因為十人中有九人就會有濕氣潛伏。其實排濕不僅能夠解決頭重如裹、身體睏乏、四肢酸痛、大便不成形等不適症狀,排好了濕,身體化瘀的工作也就解決了一半。身體也就健康了!如何祛濕排毒呢?中醫認為脾胃主水,濕氣多了可影響脾胃的運化功能。濕邪不去,吃再多的補品都無濟於事。如何判斷濕氣重?祛濕中成藥又有哪些?「濕氣重」的症狀食欲不振沒有食慾,容易脹氣,吃飯時感覺噁心。中醫治療濕毒的方劑以【清熱利濕藥】或【清熱燥濕藥】為主。蒼朮之妙在於燥濕。薏苡仁舒筋緩急、健脾滲濕,主治濕熱痿證。祛濕還得健脾,除了赤小豆、薏仁,最好再可加入茯苓、山藥、芡實等健脾食物。

丹溪心法的二妙散中的兩味中藥為:炒黃柏、蒼朮(米泔水浸,後炒)功效:清熱燥濕

去濕湯藥

1、去濕湯,功效:濕毒。

材料:火炭母30g、木棉花15g、桑葉15g、杭菊15g、布渣葉15g、荷葉15g、雲苓15g、芡實15g、扁豆15g、苡仁30g、丹皮15g、甘草5g。
做法:以水煎服,連服五劑。

2、茵陳茶,功效:解毒清熱,濕熱,濕毒。對熱毒性毒瘡,皮膚紅斑 熱毒,濕重之腸胃熱毒,肛門熱毒等,均有功效。
材料:菌陳(一兩),土銀花(一兩),夏枯草(一兩),大生地(一兩),土茯苓(一兩), 綠豆(二兩), 水(12碗)。
做法:將所有材料加水一起煎至4碗。

3、若以濕毒為主,有肝區隱痛,上腹部悶脹,食慾下降,口淡,大便稀溏,舌苔白厚或膩等表現,
主要目的是去濕解毒護肝。可用野生靈芝10克,白朮 10克,豬瘦肉50克,煲湯飲用。
或用生薏仁100克,淮山藥20克,炒扁豆20克,鮮雞腳100~150克,煲湯飲用。

中醫給的食療「祛濕三寶」紅豆、薏米、山藥


長新冠症候群

祛濕功效的中成藥

1.參苓白朮丸
【成分】人參、白朮、茯苓、山藥、蓮子肉、白扁豆、薏苡仁、砂仁、桔梗、甘草、大棗。
【功能主治】補脾胃,益肺氣。用於脾胃虛弱,食少便溏,氣短咳嗽,肢倦乏力。益氣健脾,滲濕止瀉

2..平胃散
功能主治:燥濕運脾,行氣和胃。用於濕滯脾胃證,脘腹脹滿,不思飲食,口淡無味,噁心嘔吐,噯氣吞酸,肢體沉重,怠惰嗜臥,常多自利,舌苔白膩而厚,脈緩。
用法用量:每服4~6g,姜棗煎湯送下。或作湯劑,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減。

3.藿香正氣丸
功能主治:解表化濕,理氣和中。用於暑濕感冒,頭痛身重胸悶,或惡寒發熱,脘腹脹痛,嘔吐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