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市錢镠研究走進深水區

 

 

【記者 紀良發/安徽 報導】

本報消息:近年來池州市錢镠研究會借助開展對錢镠和吳越文化的研究,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為推進池州市的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獻計出力,目前,池州市錢镠研究已向深水區邁進。11月3日,池州市錢鏐研究會三屆一次會員大會召開,安徽泓瑞醫用設備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錢小龍當選會長。

池州市錢鏐研究會三屆一次會議

錢镠字具美,小字婆留,杭州臨安人。五代吳越國創建者。唐末擁兵兩浙,統十二州,封吳王、吳越王,兼淮南節度使,後稱吳越國王,在位四十一年,為中國歷史上著名人物。

 

池州在上古時期,先是吳的領地,越滅吳後,又是越的領地!再後來又是楚霸王的附屬越人諸君、王的 “土司國,再到後來的秦,漢,都是事實上的越人自治區!

 

那時的池州文化和浙江北部一樣,也就是池州最早的文化——山越文化了!!至今山區多處發現古代採礦、冶金遺址,其中運出大量的爐渣用於鋪墊公路。青陽縣出土了越人甬鐘的前身樂器——青銅大鐃,也出土過木槨整木棺墓葬,其中陪葬的戰國時代越人的寶劍,出土仍然無比鋒利。

 

池州是皖江上最古久的瀕江郡城。從皖江瀕江諸城的建郡史上看,池州晚於曾設曆陽郡的和縣和襄城郡的蕪湖等城,屬後發城市,但池州主城區作為郡治城池的時間卻最長,不像先她設郡城的地方那樣短暫。梁天監二年(西元503年)建置南陵郡,郡治設在原三國南陵戍亦即今市主城區內,下轄南陵、石城二縣,,陳朝時又以南陵郡治作為北江州治,南陵郡轄縣增益到五個:南陵、石城、臨城、故冶、定陵。隋開皇九年“平陳之役”撤銷北江州、南陵郡。唐武德四年(西元621年)設池州。貞觀元年(西元627年)分天下為十道,並省高祖李淵的權置州、郡,池州被撤銷。

 

永泰元年(西元765年),江南發生方清、陳莊領導的農民起義,輾轉盤踞秋浦縣(今貴池區)烏石山,唐朝廷為加強沿江的鎮守力量,接受江西觀察使李勉的幕僚李芃的獻策,在秋浦縣池口河(今稱秋浦河)和清溪河兩條河流的入江口之間的貴口複建池州,由李芃攝池州事,並將原在石城(今貴池殷匯鎮石城村)的秋浦縣治遷來附郭,旨在加強沿江的鎮守,使已分兵進擊的方清、陳莊二部不得“合縱”,以各個擊破。

 

此後,一直到清末,池州皆為郡、軍、州、路、府一級行政建制,且治地都在現在的城區。南宋端平年間上游安慶建城之前,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成為西南七省出入長江經大運河上京城途中,處於江州和金陵之間的唯一瀕江郡城、停泊過往舟帆的天然良港,又是屏障江浙等地的軍事重地。

 

新中國成立後,池州歷經二撤三建。2000年6月25日,國務院批准撤銷池州地區和縣級貴池市貴池區(改),設立地級市——池州市。現為安徽省17個省轄市之一。

 

《皖江晚報》駐池記者站站長紀良發 與池州市錢鏐研究會會長錢小龍(右)、

池州市錢鏐研究會會長錢小龍告訴記者:池州市錢镠研究會為非營利性群眾性民間學術社團組織,其成立的宗旨為:借助開展對錢镠和吳越文化的研究,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為推進池州市的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獻計出力,同時,還將通過廣泛聯絡海內外錢氏後裔,為池州市開展招商引資、承接產業轉移、對外文化交流、促進民間往來等工作牽線搭橋。